•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6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哈尔滨片区 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结硕果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一角。本报记者 苏强摄

    ◎编者按

    自2019年8月获批设立以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勇担改革开放“试验田”重任,充分发挥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斐然。这片仅占全省面积万分之三的土地,贡献了全省约五分之一的实际使用外资和六分之一的进出口额;累计新设立企业4.2万家,数量达到挂牌前的2.5倍,成为驱动龙江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为全面展现其设立六年来的发展历程、丰硕成果以及宝贵经验,本报即日起推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六周年系列报道”。报道将聚焦全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整体跃升,并分别呈现哈尔滨、绥芬河、黑河三大片区的特色发展路径与亮眼成绩。

    □本报记者 薛婧

    六载耕耘集聚成势。自设立以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片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产业发展为“内核”、项目建设为“引擎”,奏响“双轮驱动”强音。六年间,累计推进省市重点产业项目434个,完成投资781.88亿元,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强势成形。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质效双升筑牢根基

    在位于哈尔滨片区的正阳河集团新酱油车间内,新设备运输车辆往来频繁,工人正在加紧安装调试。待新酱油车间全部投用后,企业酱油生产效率将提升70%以上。正阳河集团董事长王玉鑫表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作为哈尔滨片区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正阳河集团的蜕变正是哈尔滨片区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生动缩影。

    六年来,哈尔滨片区深耕食品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主导产业,2024年实现总产值突破431.3亿元,较2018年增长24.3%,撑起片区工业经济“半壁江山”。食品工业领域,集聚正大实业、华润雪花等规模以上企业40户,构建起覆盖13大类317种产品的全链条体系,2024年总产值达221.2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3.3%。华润雪花升级生产线后,年产量突破40万千升,成为全省最大啤酒生产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赛道上,创新活力同样奔涌。2024年,片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实现108.5亿元,占全市17.4%,哈变压器、纳诺机械等81家规模以上企业齐发力,广瀚燃气轮机签订29.5亿元、37台(套)供货合同,创我国高端能源装备出口订单历史之最,哈变压器连续五年产值营收增长超20%,纳诺机械打破美国垄断,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

    生物医药产业更是亮点纷呈。派斯菲科的特免类免疫球蛋白种类规格国内领先,圣泰药业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占据全国48%市场份额,敷尔佳科技贴片面膜连续三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哈尔滨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75.4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48.4%,37家规模以上企业构筑起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为健康中国贡献“哈尔滨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集群发展抢占先机

    “看,这是我们刚完成总装的卫星,目前我们具备年产180颗500公斤量级卫星的生产能力。”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群带领记者参观卫星生产车间,一件件精密的卫星部件整齐排列着。

    六年来,哈尔滨片区抢抓科技革命机遇,以商业航天、智能机器人、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产值较2018年实现翻番。商业航天领域,集聚工大卫星、惠烽卫星激光通信等19家规上企业,构建起从关键部件到整星制造的完备产业链,2024年总产值实现22亿元,较2018年增长155.8%。惠烽卫星激光通信研制的试验卫星成功入轨,星网动力攻克低轨推进系统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突破添砖加瓦。

    机器人产业同样势头迅猛。2024年,哈尔滨片区机器人产业总产值实现20.5亿元,较2018年增长69.4%,博实自动化、灵动智能装备等企业协同发力,灵博机器人自研的“智能灵巧手”以超高自由度、精准力控及拟人化操作能力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灵动智能装备全国首创激光除草机器人,开启农业智能化新阶段。

    新材料产业更是打造“独门绝技”。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超高纯金属材料不断产出,“我们是全球溅射靶材龙头企业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唯一国内高纯材料供应商,与江丰电子联合开发的超高纯铝、铜、锰等溅射靶材成功打入国际一流芯片工厂,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公司董事长于启明的话语中充满底气。2024年,哈尔滨片区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19.5亿元,较2018年增长89.3%,哈玻院、万鑫石墨谷等23家规模以上企业在碳纤维、石墨烯等领域构筑核心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国重器。

    生产性服务业“赋能添活力”,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目前我们承接了全国1/3城市的地铁运营通信系统建设,在全国警用集群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工作人员指着通信设备模型介绍。作为哈尔滨片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代表企业,海能达的发展,折射出哈尔滨片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劲动能。

    六年来,哈尔滨片区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壮大,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达306户,较2018年增加224户,营业收入实现1185亿元,增长298%。金融业“活水”涌动,254家金融机构扎根片区,5家银行设立区域总部,各项存贷款余额1861.56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10%;206家投资机构、136只投资基金汇聚,资产规模达390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血液”。

    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领跑。华为鲲鹏、思和信息等27家规模以上企业深耕人工智能、信创等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24年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实现35亿元,较2018年翻一番,思和信息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拥有200余项知识产权。

    创意设计产业同样绽放光彩。在哈尔滨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内,一件件获奖作品和设计赋能的本土特色品牌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已引进、孵化50余家设计机构,斩获8项国际设计大奖,与12家龙江本土特色产品企业达成品牌孵化合作。”产业园负责人李强介绍。

    六年栉风沐雨,六年砥砺前行。“站在新起点,哈尔滨片区将继续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双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建国说。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