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广袤的龙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牡丹江市宁安市小朱家村,瓜果飘香,蔬菜水灵。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挎着竹筐,穿梭在田垄间。
“咱们这小菜园啊,用的可都是农家肥,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种植,那品质,绝对杠杠的!”村民朱艳红一边热情地介绍,一边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她精心侍弄的蔬菜。
村民朱艳红采摘小园蔬菜
小朱家村距离宁安市区有60余公里,有着80余户人家。每家每户的小园菜都长势喜人。然而,尽管菜是顶好的,可如何将这些优质蔬菜顺利销售出去,却成了摆在村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前我们种的小园菜,吃不完都烂到地里了,可心疼了。但现在邮政建设了‘邮选小园地’。我们只管种菜就行,他们帮着往外卖,一年能赚七八百块呢。”朱艳红说。
2022年,宁安市邮政分公司调研发现农户无公害蔬菜滞销的问题,就联合当地相关部门率先在小朱家村开展“邮选小园地”项目,随后逐步推广,借助邮政资源解决蔬菜上餐桌难题,并帮助农户增收。
小朱家村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内设置专门的蔬果放置架
宁安市邮政分公司乡村振兴专班负责人刘玲告诉记者,每到蔬菜成熟的季节,他们就将小园地的果蔬信息编辑图文生成购买链接,上架邮乐网平台并分享到社区团购群里,并设邮政网点为自提点。同时,还帮助村里对接企业食堂,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产销对接体系。
邮政工作人员将蔬果购买链接分享至社区团购群
“朱大姐,来订单了。要3斤鸡心果、2斤茄子、5斤黄瓜,挑点大个的摘哈。”12日中午,接到邮政工作人员的电话,朱艳红赶忙到小园地里摘菜,然后送到小朱家村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量好秤后将蔬果装好,邮政快递员来村里送取快递时将菜品带回市区的邮乐优鲜自提点。
在宁安市城北邮政支局的邮乐优鲜社区团购货架上,摆满了刚从小朱家村带回来的新鲜蔬果。社区居民张琳来取订购的葡萄和茄子时,和记者聊了起来:“我们从六月就开始在邮政这订菜了,她们往群里发链接我就下单。这菜可好了,都是小朱家村的小园菜,纯绿色的,做出来可有菜味了,平时在市区想买还买不着呢。”
社区居民到邮乐优鲜社区团购自提点取菜
在一家企业食堂,记者也看见了来自小朱家的小园菜。“你看这黄瓜、辣椒、土豆都是通过邮政采购的小园菜,没有化肥没有农药,都是好东西。”食堂厨师吴晋儒说。
宁安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朱科俊告诉记者,往年的“邮选小园地”只售卖时令蔬菜,但今年,“邮选小园地”升级成了“四季庭院”,陆续推出了葡萄、李子、木耳、榛子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丰富了农产品供给品类。带领农民实现了“四季有产出、全年有供应”,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四季庭院”项目已通过邮乐优鲜线上平台完成销售订单420余单,为本地食堂配送新鲜蔬菜50余次,累计销售各类蔬菜及特色农产品1100余斤。
宁安市小朱家村是黑龙江省邮政分公司所建设的邮政标准村之一。近年来,邮政以标准村为载体,以“庭院经济”为切入点,创新打造“邮政小园地”助农项目,通过连点成线、以点带面,产生了从“一域”向“全局”的辐射带动效应,构建了“农户生产——邮政帮销——城乡互通”的农产品进城体系,实现助农增收与城乡消费升级双向赋能。
目前,全省已建成邮政服务乡村振兴“标准村”3500个,3万余块小园地,销售“小园地”等农产品1.2亿元,带动4万农户实现庭院经济变现;2025年拓展推动四季庭院项目,农产品交易额实现575.07万元。
-
记者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