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助力民营经济向“新”而行

    “民营企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占比均超9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80%。”

    “我省智能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32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平台,思哲睿等34家企业被认证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项民营企业研发产品被认定为首台(套)产品。”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正在绽放新光彩、作出新贡献。”

    ……

    日前,我省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贯彻实施,交流科技创新方面履职体会。

    截至2024年底,全省实有民营经济主体325.47万户,同比增长1.6%。培育创新中小企业1597户,其中民营企业1426户,占比87.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户,其中民营企业56户,占比78.8%。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今年我省第一家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民营经济促进法设立专章,对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规定,明确了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陆晓琳表示,让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打造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的有力抓手,对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具有积极作用。

    省人大代表杨岩松说,今天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要支持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表率,鼓励其加大科技投入与研究,促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佳木斯市人大代表李国栋表示,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从行业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要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先导作用,向上下游企业开放科技创新资源,提高产业链相关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程度,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梁代华说,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细化再落实,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不仅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也有助于民营经济平等获得生产要素,平等准入相关市场,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获得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我省根据上位法,尽快开展我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给予的资金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可获得的转化收益,激发创新活力。”哈尔滨市道外区人大代表李波说,要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库,定期发布合作项目信息。

    我省在专业技术服务上下功夫,建立民营企业职称申报兜底保障机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名额重点向服务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优秀人才倾斜,打造信息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我省去年共有9009名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晋升职称,35名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获得国家级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张豪说,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符合民营企业专业人才和专业工人的需求。现在,我省的民营企业面临招人、留人难的问题。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让更多专业人才愿意留在龙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良勇说,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了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措施,鼓励民营经济组织积极培养使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较弱,薪酬和福利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民营企业难以吸引优质人才。要结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企业效能提升“三个突破年”行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要支持企业与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技术人才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优先选用我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为民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优化升级企业问题诉求反馈‘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多措并举为企业纾难解困。”

    “落实省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提高民营经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

    “民营经济促进法‘一法一例’的贯彻实施,给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和红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为龙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版稿件由 尹栋 吴萌 本报记者 王晓丹采写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