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稻浪涌金!“三向发力”激活水稻增产新动能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如金色海洋。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阳光下泛起层层金色涟漪。

    今年,二九〇分公司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核心,锚定水稻单产提升目标,以示范田为“标杆”、标准化管理为“基石”、格田改造规划为“潜力引擎”三向发力,在黑土地上扎实推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奋力书写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崭新答卷。

    水稻颗粒饱满

    示范田立标 科技引领高产路

    “科技创高产,能有多靠谱?”近日,在旺河管理区,种植户李金刚带着疑虑走进示范田参观。科技田管下籽粒饱满的稻穗、高产成效显著的“样板田”让老李连连赞叹,而和自家水稻长势对比后的直观差异更是让他竖起了大拇指。今年,为打破传统种植瓶颈,二九〇分公司聚焦“技术集成+精准落地”,在13个管理区精选核心地块打造示范田,将品种优选、智能育苗、精准插秧、绿色防控等超20项关键技术“打包”落地,让示范田成为高产技术的“活教材”。“这回真见识到了,科技就是实打实的第一生产力!”李金刚感叹道。

    查看水稻长势

    走进示范田深处,宽窄行高速插秧机留下的规整行距格外显眼——每平方米29穴以上的移栽密度、每穴7至9株的秧苗数量,既保证了植株通风透光,又最大化利用了土地肥力。“田埂边的智能虫情测报灯实时监测病虫害,搭配生物农药喷施,实现‘动态防控’;而智能灌溉系统则根据水稻生育期用水需求自动调节供给,让每一寸土地都‘喝饱吃足’,保障作物在生长全周期内都能得到悉心呵护。”不远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初昌明正向农户讲解多项技术如何协同发挥“1+1>2”的效果。“我们不仅要让示范田高产,更要让农户真正掌握高产技术,实现全域增产。”初昌明介绍。

    拿着《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对照学习水稻种植知识

    为确保示范推广取得实效,二九〇分公司通过“田间讲堂+现场实操”模式,组织技术骨干驻田指导,累计开展培训80余场,带动400余户种植户主动借鉴示范田技术,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促全域”的辐射效应。

    标准化筑基 精准管理提质效

    “以前种稻子靠‘老把式’,播多少种、施多少肥全凭感觉,现在有了标准流程,从育苗到收获每一步都有‘说明书’,种出来的稻子又匀又壮。”在二九〇分公司高产田间,种植户杨益亭拿着《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指着自家长势喜人的稻田感慨道。今年,二九〇分公司以“农业标准化提升年”为契机,打破传统种植的“模糊化”模式,构建起覆盖“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让每一项农事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选择优质品种

    为推进农业标准“落地生根”,二九〇分公司先从“源头”发力——在品种选择上,统一筛选出“龙粳31”“龙粳1718”等4个高产抗逆主栽品种,杜绝“杂乱品种”影响产能;育苗环节推行“智能催芽”标准,依托智能催芽车间精准调控水温、湿度与氧气浓度,将芽种发芽率稳定在90%以上;插秧作业明确“行距30厘米、株距12厘米”的精准参数,配套高速插秧机作业验收制度,确保每块地插秧质量达标。

    “农业标准化不是简单定规矩、划红线,而是为粮食综合产能提升筑根基、添动力。”农业生产部经理李广茂介绍说,“过去种植户各自为战,用种、育苗等问题频出,最终影响整体收成;如今全流程标准到位,每个环节都有科学依据,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又能使土地、肥料、技术的效用最大化,这正是我们敢向单产要增量、向品质要效益的底气所在。”

    改造后的大格田

    大格田提效 土地潜能再释放

    如何在现有耕地资源里“抠出”更多产能?如何让零散低产田跟上现代化农业发展节奏?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考题”,二九〇分公司高标准、持续推进格田改造工作,以“提前规划、精准施策”为思路,为破解地块零散、产能受限的难题寻找突破口,全力推动粮食综合产能再上新台阶。

    今年,二九〇分公司组织多轮实地筛查,精准定位了一批辖区内“池埂多、形状碎、高低差大、灌排难”的农田地块,系统收集种植户集中反映的“机器进地难”“浇水不均匀”“肥料流失多”等痛点问题,建立起涵盖3.8万亩农田的“改造需求清单”与“地块现状档案”。“格田改造不是简单‘拆埂扩田’,而是要结合现代化农机作业、科学种植需求来设计。”发展计划部经理张霞介绍说:“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为每块待改造地块制定了‘一户一方案、一地一图纸’的改造计划,重点推进‘消埂扩池’增加有效面积,机械平地控制高差在±3cm以内,并重建渠网系统实现‘旱涝无忧’。”

    察看水稻质量

    目前,二九〇分公司已完成格田改造前期勘测、方案设计与资金筹备,计划秋收后立即启动改造项目,预计改造完成后每亩可增产1.5%,改造后的地块可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让更多“零散田”变成“高产田”,不仅大幅提升了农机作业效率,也显著减少了水肥浪费,真正实现“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的融合目标。

    示范田的科技引领、标准化管理的精准施策、高标农田的潜力挖掘,正汇聚成推动粮食产能持续提升的坚实力量,为全域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二九〇分公司将持续推进各项措施落地,不断挖掘黑土地潜力,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贡献二九〇力量。

    田间物联网设备

    刘运生 张晓梅 记者 姜斌 刘畅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