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地理标志”何以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地理标志是地域文化的传承、独特品质的象征、品牌价值的彰显,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记者从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累计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0件。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感受黑龙江“地理标志”创新发展,加速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与活力。

    12.jpg

    饶河东北黑蜂系列产品展示

    以“数字+”做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林间树影摇曳,耳畔嘤嘤成韵。记者一路跟随双鸭山市饶河县黑蜂养殖户杨青山,走进位于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养蜂区,只见一个个蜂箱在山上整齐排列,与周边的绿意相映成趣。

    杨青山小心翼翼打开蜂箱,东北黑蜂忙碌酿蜜的景象便映入眼帘。“采蜜期最忙,每天凌晨三点多就得上山,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赶上活多还得住在山上。他从事养蜂近30年,说起今年的收成,话语里带着欣慰,“这100个蜂箱估计能采2吨蜜。”让他高兴的是,“自从饶河东北黑蜂蜂蜜有了地理标志,收购价比以前高了10%至30%。”

    作为我国乃至亚洲唯一的专门为单一蜂种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三大优质蜜源基地之一。2003年,饶河东北黑蜂系列产品(蜂蜜、蜂胶、花粉、蜂王浆)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第二批互认互保名录。为保证黑蜂产品质量,饶河县修订《饶河东北黑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为用标企业设计印制专用标志防伪溯源码,以便查询产品真伪及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等。

    走进饶河县电商直播基地,蜜、粉、胶、浆等黑蜂系列产品陈列在明星产品展示区C位。“电商直播基地最初依托黑蜂产业发展而建,后期逐步拓展品类,带动了全县四大系列500余种优质农林产品的销售,其中黑蜂产品每年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遥遥领先。今年1月至8月,全县电商销售额达8亿多元。”在电商直播基地展销厅,饶河县电商直播基地负责人腾华军向记者介绍道。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电商直播已成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标配。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还指导相关地市运用VR、AR等数字化方式展示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收获过程等,以新鲜的跨界碰撞方式,让更多人沉浸式感受地理标志的魅力。

    11.jpg

    盖春涛介绍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以“买全国卖世界”撬动共富大产业

    8月31日,当记者拨通双鸭山市宝清县和兴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盖春涛的手机时,他正在土耳其准备参加当地举办的国际食品展览会,以拓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清大白板南瓜籽”的国际市场。“去年销售额达1.7亿元,95%都是出口订单。”盖春涛告诉记者,公司经营的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已远销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宝清县境内绵延几百里的完达山山脉余系多为浅山区,阳光充足,排水通畅,十分适合喜温、喜光、怕水的南瓜生长。作为宝清县的地方特产,宝清大白板南瓜籽色白、皮薄、板大、籽粒饱满,以丰产性好、结籽率高而闻名。2006年,宝清大白板南瓜籽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宝清县便建成了宝清·中国白瓜籽大市场。

    走进宝清·中国白瓜籽大市场的展销区,可以看到多种白瓜籽产品,最显眼的要数其间摆放的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出口认证证书。宝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地理标志工作负责人李霁禹介绍,“地理标志保护给宝清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瓜籽从原来单纯的种植农业发展成现在的从合作社种植到企业加工再到集中销售的全链条产业。大市场建成后,不仅周边省市,甚至连新疆的白瓜籽也集中到宝清加工销售,入驻白瓜籽加工企业达100余家,规模经营激发产业裂变效应凸显,2024年白瓜籽交易额达40多亿元。”

    “买自中国,卖向世界。”如今,宝清·中国白瓜籽大市场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大市场之一,集贸易、加工、贮藏、运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年交易量约占全国交易量的70%、占全世界交易量的40%。大白板南瓜籽产业已成为宝清县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领头羊”。

    10.jpg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我们以地理标志‘小支点’撬动特色产业融链、强群。”双鸭山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尹忠林介绍,今年7月在宝清县举办了“大地流彩——2025年东北四省(区)和美乡村篮球联赛(村BA)暨黑龙江赛区总决赛,双鸭山市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将地理标志产品在赛场周边特色集中展示,让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增量”。

    以“科技+”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含金量

    巍巍兴安岭,滔滔芬河水。牡丹江市东宁人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用勤劳与智慧缔造了富民增收、闻名全国、驰名海外的黑木耳产业,并收获“中国黑木耳第一县”“世界木耳看中国,中国木耳看东宁”等业界盛赞。

    东宁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还研发了全国领先栽培技术。独创了小孔单片、棚室挂袋、春耳秋管、越冬耳栽培等20余项产业新技术;革新了装袋机、窝口机等30余款菌用器械设备;前瞻性地开展了野生菌种选育、替代料栽培、菌糠综合利用等10余项课题研究。

    开发了全国最新的加工产品。引进中林集团入驻,扶持鼓励润乡、北域良人等一批黑木耳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开发了精品干耳、膨化食品、冻干食品、代餐营养品、风味即食、糖果、木耳酱等7大类110多种产品。与腾讯安心平台在质量追溯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品牌营销、数据监测中心等方面展开合作。依托腾讯安心平台的核心——码链溯源技术,为每一件黑木耳定制“专属身份证”,实现种、收、运、储、供、销的全流程防伪溯源。

    东宁黑木耳入选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荣获中国百强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蝉联全国地理标志产品食用菌类第一名。

    记者从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获悉,黑龙江省核准使用专用标志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者1072家,2024年度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达到228.60亿元。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在全系统推进地理标志使用一市一策,开展地理标志与文旅融合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行动注入新动能,期待“地理标志”在黑土地上迸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彭溢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