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谷物长势喜人。
□文/摄 张静怡 本报记者 董新英
近年来,依托地域优势,兰西县民营企业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其中,根植于乡村的民营企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小园菜到了丰收时节,茄子、豆角和各种绿叶菜都成熟了。我们每周一和周四都会组织大家去县里的小区售卖。”黑龙江东望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亚东说,他们紧盯哈尔滨和周边县市市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小园菜送到更多百姓的餐桌上。
据了解,今年该企业带动50余户村民种植小园菜,目前销售形式分为两种——订单上门和小区零售。哈尔滨市民可以通过线上渠道预订小园菜,蔬菜采摘装箱后会由专车送到哈尔滨的物流集散地,由物流公司为顾客送货上门。“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有很多回头客,也有老客户带来的新客户。另外我们还和县里的社区沟通,有固定的小区零售点位,夏季每户收益在2000至5000元之间。”杜亚东说。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小园菜种植,该企业还通过培养经纪人的办法,采取“大蒜+芥菜”“大蒜+白菜”“大蒜+大豆”等复(套)种模式发展农户小园菜定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黑龙江省兰西正亿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位于北安乡平安村三马驾屯,自2008年成立以来,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已形成涵盖粮食收购、仓储、加工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年加工粮食约10万吨。
凭借在粮食领域的深耕细作,该企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民“卖粮难”问题,更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先进加工技术,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站稳脚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收粮后进行烘干处理,售卖给酒精、淀粉或饲料加工厂。”黑龙江省兰西正亿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树平说,“每年12月份到次年3月份是主要工期,能有30多人在这里干活,有的人最多能挣两三万元。”
同处北安乡的黑龙江省兰西县汇源植物油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既保障了原料稳定供应,又带动了周边农户持续增收。
北安乡兰家窝堡屯村民孙云兰便是受益者之一。“我在公司负责产品称重、包装,还有一些零活,一年能挣近3万元,不忙的时候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啥都不耽误。”孙云兰说。
“咱们这个小米,散米卖8元一斤,礼品箱包装的真空米砖10元1斤,虽然价格比普通小米贵,但回头客不少。”兰西县森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淑云介绍道。据了解,该公司除了在兰西燎原镇设有基地外,在内蒙古赤峰、绥化望奎也设有基地,今年和农户合作种植约110亩,年产谷子约8万斤,可加工小米约5.2万斤,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