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最北小麦,开镰!

    秋收作业。谷佳骏摄

    本报讯(王婷 张宏宇 记者张磊)金秋八月,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在大兴安岭广袤田野上响起,祖国最北端的高纬度寒地小麦正式拉开收获序幕。

    全国最北的生态农业县——呼玛县的万亩小麦迎来成熟期,田野间金色麦浪翻滚。近日,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拉开了秋收作业的序幕。在呼玛县北疆乡的连片麦田,三台绿色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正在有序作业。机器前端巨大的切割装置高速运转,将饱满的麦穗卷入机身,经过脱粒、清选等工序,金黄的麦粒直接进入粮仓,秸秆则被粉碎还田。收割机驶过之处,留下整齐的麦茬,原本起伏的麦浪逐渐化作平坦的田地。驾驶员通过驾驶舱内的智能终端实时监控作业进度,粮仓储满后,麦粒通过卸粮筒精准“倾泻”到随行的运输卡车上,整个过程高效连贯。

    今年呼玛县共种植小麦4.358万亩,8月18日北疆乡率先开镰,开启全县小麦收割行动。截至目前,小麦收割近半,预计9月初可以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约达15万亩,小麦整体长势良好。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秋收服务保障,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农户科学安排晾晒、储存等后续环节。同时,积极协调粮食收购企业,确保农民手中的粮食既能顺利售出,更能卖上满意价钱,切实守护农民利益,为全省秋收工作扎实起步、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