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清玉
走进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无菌灌装车间,一罐罐婴幼儿配方奶粉正以每分钟百罐的速度精准灌装、密封。生产线旁,鲜红的党员责任区标牌格外醒目。在这座工厂中,生产一线员工中有36名党员,正是这种将“红色力量”注入生产一线的坚持,让飞鹤乳业不仅成为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品质标杆,更在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从组织体系建构到科技突破,再到社会责任践行,飞鹤乳业如何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答案藏在产业链的联建活力、实验室技术攻坚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温暖实践中。
2001年,飞鹤乳业党支部成立,从此拉开了飞鹤乳业党建深耕的序幕。二十多年来,飞鹤乳业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全面发展,坚持将党组织覆盖到企业发展各关键部门。如今,公司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624名党员全面覆盖总部、生产、牧业、营销等核心部门,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组织架构。
飞鹤乳业作为奶乳产业链“链主”,更以“头雁效应”串联生态,发起党建联建行动,带动上下游14家企业党建协同发展。
“在推动产业链党建联建方面,我们以‘党员联动、人才联育、活动联办’为抓手,以合作伙伴评价为切入点,将党建成效纳入供应商考核体系,建立党支部的企业优先参与评价。”党委副书记李玉苹说。同时,飞鹤乳业党委在人力与资金上全力支持链上企业党建工作,如为原生态牧业党支部捐赠100件党建马甲、1万元党建资金等,带动14户链上企业开展“飞鹤乳业链上走亲戚”等主题活动,形成党建共同体。
从牧场到工厂,从研发到销售,飞鹤乳业党组织的“红色纽带”打破企业边界,持续释放产业合力。
实验室里,身着白色工服的党员工程师紧盯数据屏幕;生产线上,党员先锋岗的技术骨干带领团队调试新设备,蓝色身影在精密设备间穿梭。科技创新的核心地带,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2022年,飞鹤乳业承接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母乳研究项目,结合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成果显著。党员骨干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了中国乳品行业国际影响力。
在“党员人才”工程中,飞鹤乳业通过打造党员示范岗、开展评优等活动储备人才,实施360维度考核机制,让优秀人才“既入党又成为研发骨干”。从管理到生产一线遴选优秀人才,飞鹤乳业累计发展党员128人,组建12支党员创新攻坚团队。
在飞鹤乳业党委的建议下,飞鹤乳业创新实践“工厂+牧场+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吸纳等形式,累计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飞鹤乳业在公益领域的步伐同样坚定:飞鹤乳业党委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推动成立了黑龙江省飞鹤慈善基金会,开展“慈善光明行”“中国飞鹤资助龙江教育公益行动”等大型公益行动,在助学、助医、抗击新冠疫情、抗洪抗震等领域累计捐赠款物超8.4亿元,以“红色担当”为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注入了温暖力量。
当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发展动能便拥有了最强劲、最持久的动能。“飞鹤乳业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强化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实施人才战略,培育企业文化,以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李玉苹说。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飞鹤乳业党委深深地体会到,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抓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