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压缩回收农药瓶 守护黑土健康

    □张宗民 王白石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轰隆……”随着压缩舱的轰鸣声,在龙江森工通北局公司朝阳林场农药瓶回收点,杂乱的农药瓶瞬间“变身”规整的塑料块。

    农药瓶中的残留药剂渗入土壤,不仅破坏土地结构,更威胁农作物生长安全。为破解这一难题,通北局公司引入压缩设备,通过物理压缩作业,将农药瓶体积大幅缩减,高效解决了回收处理难题。

    “以前处理农药瓶费时费力,现在设备一压,污染风险没了,储存运输也方便多了!”林场技术员张春指着刚“出炉”的塑料块感叹道。

    硬件升级之外,一张覆盖全域的“网格化”回收网络正在林区铺开。通北局公司在各场区及作业点设立一个个标准化回收点,形成“户收集、点暂存、区转运”的闭环管理模式。

    当地种植户高伟兵深有感触:“以前农药瓶扔了怕污染,留着占地方,现在场区里就有回收点,直接送过去就行,咱黑土地的安全有保障,种地也更安心了。”

    从场区的压缩设备到回收网点,通北局公司用行动向农药瓶污染“亮剑”。随着治理工作深入推进,这片珍贵的黑土地正逐渐摆脱污染威胁,持续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通北局公司副总经理于明哲表示,还将持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进一步优化设备性能,确保黑土地污染治理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