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龙江奶牛的“牛日子”

    □文/摄 陈虹池 本报记者 梁金池

    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一条北纬四十七度“黄金奶源带”贯穿而过,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奶牛品种和完备的产业链条,这里的乳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化验室。

    走进黑龙江瑞弘达牧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块监控大屏,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栋牛舍和挤奶大厅的画面。该公司场长助理袁广昊介绍,这里的占地面积有1001亩,目前有7栋成母牛舍、4栋后备牛舍、1栋断奶牛舍,奶牛存栏量达到15000头,牧场常年为知名乳企供应原料。

    炎炎夏日,奶牛们的宿舍条件怎么样?会不会“中暑”?袁广昊说,他们给奶牛安排了“避暑装置”:每栋牛舍都配备了智能化的风扇和喷淋装置,当牛舍内温度达到18℃时,风扇就会自动打开,而当温度上升到22℃后,喷淋也会自动打开,两套装置会相互配合为奶牛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我们的奶牛每天上3次班,上班的时间分别是7时、15时、23时,每头牛每次的挤奶时间约8分钟,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给牛播放音乐,让它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工作。”黑龙江瑞弘达牧业有限公司生产场长杨征武介绍。

    记者来到挤奶参观厅的时候,奶牛们正在上今天的第一次“早班”。记者透过玻璃窗观察到,数千头奶牛正分流、分批走上两个大型的挤奶转盘,转盘之上,每头奶牛都有自己的“专属工位”。除此之外,其间忙碌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

    “这两个挤奶转盘名叫双80位全自动挤奶机器人,每个转盘可同时容纳80头奶挤奶。”杨征武说,传统的挤奶转盘需要前药浴、验奶、擦拭、上杯、巡杯、后药浴等步骤,用工量较大,而挤奶机器人的每一个站位都有一套独立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分别配备单独的机器人手臂和3D摄像头激光对点,可以将奶牛的乳头结构进行拍照定位并且自动套杯,套杯后进行冲洗、验奶,挤奶完成后进行后药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了用工量。

    想要奶牛们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生鲜乳,它们的“工作餐”可不能马虎,该公司的中心化验室内,化验主管刘彬彬正和同事们一起为奶牛们的口粮把关。饲料是原奶生产的物质基础,他们要对奶牛饲料来源、成分进行严格检验,在奶牛食用饲料前,必须确定饲料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B_1,粗饲料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和重点农药残留。

    “除了把好原料进场关,还要把好产品出场关。生鲜乳被送去生产车间之前,我们会检测蛋白、脂肪、乳糖、干物质、抗生素等指标,定期进行四十余类药物残留检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刘彬彬介绍,为避免牛奶腐败变质,他们还会对每批次奶样进行微生物检测,控制菌落总数,防止超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达到卫生要求。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