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农机+农技 普阳农场插好秧

    植保无人机施肥。李道民摄

    □李道民 本报记者 刘畅

    今年,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凭借“农机不断升级、农技精准实施”的组合拳,在水稻插秧阶段便锚定了“攻关单产提升”的目标。

    技术人员刘明明介绍:“导航插秧技术已全面普及,随着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再加上无人机的数据协同,插的秧苗笔直,还充分利用土地,实现了产能最大化。今年,农场又新增10多套侧深施肥设备,让水稻插秧与施肥同步进行,不仅节省人力、有效节肥,还减少了氮肥流失。”

    “三分种,七分管”,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在第二管理区水田地块,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户用手机通过田间智能控灌系统远程控水。“以前每天跑地块观察水量,又累又不准,现在一键就能自动远程精准灌溉,省水又省人工!”第二管理区技术员郑秀凤说,“我还为种植户提供全天候技术服务,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精准到位。”

    插秧结束后,农技跟踪指导紧跟而上。针对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秧苗返青的问题,技术员指导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追施返青肥,助力秧苗早返青早分蘖。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选择用植保无人机施肥,第七管理区种植户任永算了一笔账:“无人机每小时能作业180亩,我家300亩地不到两小时就能完成,省时又省钱,飞防还特别均匀!”

    从育秧到插秧,再到田间管理,普阳农场将智慧科技贯穿水稻种植全流程。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为农作物丰产丰收筑牢了硬核保障。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