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高标准农田开启“智慧春耕”

    农机列阵齐驱,播种施肥。 佳木斯市委宣传部提供

    □吴双 本报记者 刘大泳

    近年来,佳木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落子,以智慧农机为引擎,驱动着百万亩农田的春耕作业,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晨曦初照,一场意义深远的农业变革正在广袤田野上蓬勃展开。自2024年起,桦川县苏家店镇的9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曾经的“巴掌田”如今焕然一新,呈现出田成方、路相连的规整面貌。这一转变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型农机作业效率提高35%以上,人力成本降低30%。

    走进田间地头,一幅幅充满科技感的画卷映入眼帘。无人驾驶的播种机沿着北斗导航的精准路线匀速前行,智能植保无人机在田垄间翱翔,数字化监测设备实时回传土壤墒情数据。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佳木斯市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生动实践。

    佳木斯市在农业机械化领域成绩斐然。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连续三年稳居99%以上,下辖6个县(市)全部获评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总动力突破700万千瓦。在装备结构优化上,拖拉机保有量达12.48万台,100马力及以上机型占比逐年攀升,截至2025年4月,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系统已录入285台100马力拖拉机,北斗导航设备安装量突破5000台,为精准作业装上“智慧大脑”。

    播种环节的技术革新同样亮眼。佳木斯市通过实施播种机升级专项行动,2024年超额完成5000行勺轮式播种机替代,2025年计划的1.25万行替代工作已完成94.74%,精量播种技术的普及,大幅提升了播种智能化水平。

    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佳木斯构建起全链条智能农机产业集群。骥驰拖拉机、重兴科技鲜食玉米收割机、众为农机气吹式播种机、德邦大为精密播种机、振华机械全地形履带式收割机等本土品牌百花齐放,桦川县玉成合作社成为全省首批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熟化定型与推广应用基地,形成“研发—熟化—应用”的完整生态,为智慧农机迭代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春耕现场,农民们的新面貌同样令人振奋。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如今变身“农机操作手”“数据分析师”。农民手持智能终端,通过北斗导航和智能农机系统,精准规划作业路径,实时监控农田状况。从翻耕、播种到施肥,每一道工序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农户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周期等进行深入研究,为精准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