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企业出题 科研答题”模式助力农机装备企业发展

    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发布“黑龙江省专利产业化十大案例”,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农机院)专利成果“铰接转向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产业化案例成功入选。

    “这项专利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期短、机械化收获易破损等难点,立足产业需求,重点突破柔性低损摘穗、低损伤输送等关键技术。”省农机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燕梁告诉记者,2023年这项专利通过技术转让形式与佳木斯市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以此研发出全国首台大型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打破了国外同类机械的垄断地位。

    鲜食玉米收获机

    这本是科企携手的一段佳话,可就在前几天双方再次会面时,张燕梁却从佳木斯市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闫胜民那里听到了一肚子“苦水”。

    “张院长,咱这鲜食玉米收获机性能品质肯定是没的说,但近期一些顾客的反馈让我犯了难。”闫胜民说,现有机型可以实现六行同时收获,对于大型合作社来说作业效率提上来了,购机费用也能负担得起。但对于发展规模较小的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六行机型不适宜小片地块尤其是丘陵山地作业,购买成本也偏高。

    省农机院专家团到农机企业调研

    闫胜民搜集部分顾客建议并进行评估后,向省农机院的专家团队提出了将鲜食玉米收获机割台由“六行”改为“四行”的“瘦身计划”,以此来适应更广泛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

    对此,张燕梁代表省农机院的专家团队欣然允诺。他说,农业科技本就是服务于生产实际,“企业出题 科研答题”的模式也利于农业科技的良性发展,期待未来经农机专家巧手改良的新款鲜食玉米收获机下线。

    4月17日召开的农机装备领域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树牢主动服务企业意识,着力提升创新能力。省农机院及时组织专家团队先后到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德邦大为(佳木斯)农机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民营农业机械装备企业开展调研,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农机企业生产车间

    “目前,这些企业既存在共性需求,也存在个性化需求。对此,我们从科研院所角度分别提出合理建议。”张燕梁说,在解决省属企业高端研发力量不足的共性需求方面,建议充分调动相关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向有“研发人力需求”的规上企业派驻“研发专员”,助力企业引留高层次技术人才,搭建面向全省农机企业的科技服务网络平台,通过驻企“研发专员”与网络平台汇总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张燕梁介绍,针对一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省农机院计划与企业共建无人机培训中心,为黑龙江低空经济与航空植保产业提供专业人员和技术培训,助力对接各地企业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面向全省13个地市的科技包联服务团,有效解决企业在农机、农艺融合及先进农机装备示范等方面的需求。

    记者 梁金池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