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向北开放 动能强劲
    我省一季度进出口总值835亿元,同比增长5%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付宇

    列车轰鸣,汽笛长鸣,铁路口岸繁忙依旧。不久前,同江铁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突破1000万吨大关。今年一季度,全省外贸实现首季“开门红”,季度规模创历史新高。据哈尔滨海关统计,一季度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35.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

    “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为黑龙江对外开放提出具体要求。

    黑龙江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从2023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978.3亿元,到2024年的3122.8亿元,再到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向北开放门户地位持续巩固。

    对外贸易量质齐升,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我省紧抓共建“一带一路”和向北开发战略机遇,持续推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显著提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贡献突出,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持续增强。

    广旺机电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远销欧美、西亚、非洲等地区,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行业前三。同时还掌握着全球领先的2.5毫米热轧工艺,近几个月,企业持续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加大力度开发新品,圈粉海外客户。

    “去年,公司谈妥了一笔出口订单,埃及客户采购的产品总额超过7000万元。为了能更加贴近客户,为开拓市场创造较好的条件,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新增了两个办事处。”哈尔滨广旺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胜利说。

    随着一列装载着牛油果农产品的铁路冷藏箱运输车从肯尼亚奈瓦莎驶出,发往蒙巴萨港,标志着由中车齐车公司研制的NX70D型冷藏箱运输平车作为主力车型编组而成的肯尼亚首趟冷藏物流列车成功开行。

    2024年,中车齐车公司向肯尼亚出口20辆NX70D型冷藏箱运输平车。据了解,齐车公司作为非洲铁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之一,长期以来持续不断为非洲提供大量优质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铁路货车产品,目前已累计向坦桑尼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等11个非洲国家出口各类铁路货车产品7000余辆,以提升当地铁路货运能力。

    机电产品领跑出口的同时,高新技术产品也持续发力。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阜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落户黑龙江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依托自有知识产权,以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升级为抓手,陆续新上了总投资5亿元的工艺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L-苏氨酸及其配套项目等,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转型升级。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28亿元,产品出口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南非、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向北开放的区位优势,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2024年,全省跨境电商实现贸易额102亿元,同比增长20.3%。印发《黑龙江省边民互贸交易操作指引》,完善省级服务平台功能,调动边民积极性,互市贸易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60.9%。

    在绥芬河市跨境电商天府盛俄品龙江壹号仓,直播、出单、打包、装箱、配送等环节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人员将一件件跨境商品准确、快速地发往消费者手中。

    “我们加大了人力、物力和技术投入,实现了进口中转仓、网络零售仓与快递配送仓‘三仓合一’,有效助力了进口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较以往可为企业节省1-3天运输时间。”天府盛俄品龙江壹号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日均发件量达1.8万单,在2024年“双11”“双12”期间,日均发件量最高达4万单。

    招商引资量质并举,外资内资双轮驱动

    近年来,我省以“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2024年,全省实际利用内资4822亿元,同比增长33.8%;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外资与内资协同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日前,哈尔滨市聚焦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靶向招商,一批高关联上下游企业的项目落地哈尔滨。从国内最大、年产180颗卫星的工大卫星总部基地项目竣工,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到联合飞机大型无人机完成主体工程,再到哈锅氢能综合性试验基地项目计划入驻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招大引强,链式发展,成效显著。

    重大项目密集落地的同时,外资企业深耕扩产。全球乳业巨头雀巢集团在双城基地投资1.9亿元,新增全新的乳蛋白部分水解产线,建成后可生产特医食品和普配两个品类的产品;凯斯纽荷兰哈尔滨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产品的升级迭代……

    日前,省商务厅会同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版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吸引外商投资政策。

    与此同时,我省通过国家级展会、专题推介会等平台,推动招商引资精准对接。

    世界5G大会、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我省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盛会,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在巩固东北亚地区市场基础上,辐射范围向欧洲等地区延伸。

    即将到来的第三十四届哈洽会,不仅吸引近1400家中外企业报名,搭建广阔的经贸交流平台,更将通过举办“外资企业龙江行”,让全球客商借此高规格平台更加了解黑龙江,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开放平台创新升级,自贸试验区引领开放

    前不久,16个装载进口肉类产品的标准冷冻集装箱运抵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进口牛肉、猪肉由此从哈尔滨走向全国百姓餐桌。数据显示,2024年,哈尔滨综保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5亿元,2023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在全国综保区中提升4位,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综保区中提升20位。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强调,要加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我省积极响应,不断强化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

    在哈尔滨片区的快件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工作人员正将包裹一一放置在托盘内,通过传送带送入安检仪。海关工作人员则紧盯着屏幕,仔细查验每一件货物。

    哈尔滨片区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和监管制度,运用“集成化”通关服务体系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从申报到退税、清关等一站式服务,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切身体验通关提速带来的贸易便利。

    这是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近年来创新发展的缩影。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8月挂牌,便承载起打造我国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的重任,刻印下黑龙江对外开放不断走深走实的足迹。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近6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试验田”种成“高产田”,以全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1/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6的外贸进出口,累计新设企业3万余家,是挂牌前的近两倍。截至去年8月30日,自贸试验区累计生成超300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了8批166项全省首创创新实践案例。

    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据省商务厅统计,2024年自贸试验区进出口650.3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省20.8%;实际利用外资4851.9万美元,占全省18.5%;新设企业8367家,同比增长8.4%。

    从跨境电商的“数字引擎”到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突破”到综保区的“产业集聚”,龙江正以实干之姿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