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从枝头到镜头
    小草莓搭上电商快车

    直播销售。

    □文/摄 本报记者 杜怀宇

    “塞北边城风光好,绿意红情满枝头。”近日,记者走进绥芬河市绥东村边境草莓采摘园,草莓清香扑面而来,一簇簇红果点缀翠叶间,游客欢声笑语不断。“我们村今年种了5个大棚的草莓,线上线下联动热卖中。”种植户张培江边忙着打包边笑着说。

    2023年,绥东村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北京考察,引入“白雪公主”“圣诞红”等抗寒良种,构建“支部统筹+标准种植+数字赋能”体系,统一打造“绥东臻品”品牌,争取650万项目资金,建成5栋6H温室大棚,攻克反季草莓种植技术难点。同时聘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教授定期授课,开展无土栽培、温控授粉技术培训。草莓采摘园管理逐步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现在,6名村民成为草莓种植、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人均实现增收6000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咱边境小镇更要会‘云吆喝’!”2024年末,绥芬河镇党委创新提出“党建链+产业链+流量链”三链融合模式,在市委组织部的扶持下建立绥芬河镇红色直播阵地,联动中俄跨境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等企业组建政企共建直播联盟,通过“支部引才+专业运营+农户参与”机制,打造出集选品培训、场景搭建、跨境物流于一体的“红色直播间”。党建赋能的数字引擎迅速显效,红色直播间开播仅4个月,累计观看量就突破100万人次,场均直播点赞量10万+,带动“红颜草莓”单品销售额突破4.8万元。“摘草莓,来绥东”的宣传语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贴有直播间二维码的草莓礼盒驶向四面八方,屏幕内外皆是乡村振兴的“莓”好图景。

    如今,草莓园变身“四季聚宝盆”。春季研学基地接待亲子家庭体验草莓育苗,夏季举办露天中俄草莓音乐节,秋季来场“半日城乡微旅游”,冬季体验温室大棚反季草莓特色采摘。颗颗草莓从枝头走到镜头,铺就边境乡村振兴的“甜蜜路”。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