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小秧苗”育出致富好“钱”景

    19日,在集贤县集贤镇城新村,一栋栋暖棚参差分列在家家户户的庭院里,刚刚破土的秧苗长势喜人、青翠欲滴……今年,这个村育秧品种20多个,培育秧苗1000多万株。

    “每年春节刚过,从大年初五就开始扣棚化土,整理苗床。一进3月就能播种了。”城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忠武介绍说,针对市场需求,该村的育秧品种从最开始的茄子、辣椒、柿子等十余个传统品种,近几年增加了秋葵、丝瓜、丑瓜等十多种绿色养生蔬菜,品种达到20多个。

    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5月10日开始销售,建三江、同江、佳木斯、富锦、四方台这些地方的种植户、商贩就会汇聚于此,四五百万元就进了村民的腰包!”提起销售时的情景,邓忠武笑得合不拢嘴。“而且在秧苗卖完后,空出来的大棚还能再种一茬菜,卖菜的收入就能把整个春天的成本都收回来。卖秧苗就成了纯收入!”邓忠武笑着说。

    近年来,集贤镇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跟踪等方式,整合闲置资源,发展棚室经济,将农户庭院“方寸地”打造成增收致富“希望田”。长青村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由80余户村民为主体的集贤县长青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品牌共创”,高效利用村民家庭院落及周围闲散土地打造果蔬育秧育苗基地,合力壮大秧苗产业,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年均收入500余万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集体增收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在长青村越走越宽。

    作为区域规模最大的育苗基地,长青村秉承育出“希望苗”、收获“致富菜”的发展思路,严把种子关、管护关,蔬菜秧苗质优量丰。合作社成员坚持统一培育秧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技术指导“四统一”模式,严格执行育苗标准,做到定人定棚管理,邀请省农科院等专业育苗技术人员,对点籽、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保障苗齐、苗匀、苗壮,让秧苗产业“两手抓、两手硬”。他们还积极探索“订单育苗”的形式,提升育苗水平、节约生产成本,确保按期向订单户提供优质秧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到“一人一庭院,足不出户收入过万”。

    杨昕宇 记者 潘宏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