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哈洽时间丨桦南 抓建设惠民生县域经济活力大增

    桦南县全景图。

    志愿服务驿站帮代办服务。

    桦南县地标建筑“旋叶芳桦”。

    桦南县不动产登记窗口。

    黑龙江永灵航空高分子材料生产建设项目标准化厂房。

    桦南县政务服务中心。图片均由桦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贺东旭 本报记者 刘大泳

    桦南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矢志争先,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去年GDP增速和实际利用内资、产业项目投资完成额全省第一,综合排名全省第三;2024年一季度,全县实际利用内资完成额全省第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补短板扩优势壮大县域经济

    桦南县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建设,集中精力谋发展、促振兴,着力稳增长、稳预期、稳市场主体,聚力攻坚,实干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3年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6.9亿元,同比增长5.9%;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8%、7.8%、13.8%、35.4%,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22年列全省首位,2023年度综合排名全省第三。

    在项目投资上持续发力。举办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大连站产业合作对接活动,2023年,新签约项目26项,全县开复工项目158项,纳入省市重点项目44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列佳木斯市第二位;开复工产业项目43项,完成投资27.4亿元,列全省第一位。

    在产业转型上持续赋能。深入落实“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持续完善“1+3+N”产业布局,全力打造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入驻企业达50户,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鸿展生物、迪诺医药等“链主企业”磁吸效应,积极引进乙酸乙酯、医药制剂等项目,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延链补链、集聚发展。

    在消费潜力上持续释放。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胜鑫汽车、37秒网络平台等商贸企业升限入统,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家。开展“爱尚三江”消费季、“皮草节”等促销活动70余场次,发放政府消费券103万元,带动消费8000万元。推动鑫盛源物流园区投产达效,改造建设乡镇客货邮合作配送中心,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潜力。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向阳湖风景区、百年森林蒸汽火车旅游景区特色冰雪项目,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级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百年蒸汽火车旅游区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功举办“映山红”音乐节、“向阳湖”开湖节、第三届紫苏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打造“周末桦南”特色文旅品牌,带动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在外贸规模上持续扩大。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市场,扩大外贸出口份额,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佳富同抚”对外贸易经济带。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和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跨境电商示范网点,落实贷款贴息、出口信保补贴、境外展会补贴等资金484万元,组织恒源、秋华硕源等企业参加迪拜食品展等国际展会,推动外贸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8%。

    招大引强县域经济添动力

    桦南县拼字当头,实干为先,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今年2月,桦南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擂台赛和招商引资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坚持以首位意识拼出招商“驱动力”。桦南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扛指标,人大政协班子齐上阵,设立8个工作专班和38个攻坚单位,均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包保推进,实行月调度、季排榜、年总评机制,落实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奖优罚末,着力构建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年招商大格局。

    桦南县高点定标,坚持大胆想、放手干,围绕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招大商、招好商、招强商。创新定策,连续多年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实行“政府+企业+乡贤+行长”招商模式,不断扩大主力阵营和招引攻势;深入开展“学习招商年”“破冰之旅”等活动,对标发达地区解放思想、引资引智、借梯登高;年末召开招商引资大会,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落地项目和中介人兑现奖励,全面营造大干快上、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坚持以硬核举措拼出招商“战斗力”。桦南县按图索骥、链上发力,坚持“链主点题、政府领题”,精心编制了29个产业图谱,动态完善“双百”项目储备库和目标企业库,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实效性。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作为精细化工产业链主,先后引进迪诺医药、龙源生物等下游企业,去年又引进龙源4万吨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等关联项目,真正做到延链突破、聚链成群。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出大豆、紫苏、湖羊、高端肉牛等特色产业,引进宏昌大豆(米糠)双生产线、万嘉安格斯肉牛等优质项目。在紫苏产业发展上,高标准打造种植园、科技园、产业园、康养园,招引培育紫苏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逐步形成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旅融合全链条体系,年产值7亿元,成功获评“中国紫苏之乡”。

    充分挖掘一切资源为招商所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举办“桦向未来携手共赢”产业合作对接专场活动和紫苏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建立桦南籍人才库、同乡会和校友群,拓展人脉;引进联华商贸、国康真选等总部项目,集聚要素;携手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浙江黑龙江商会等专业机构,共赢发展,持续培育招商新引擎。

    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两手抓,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最好的招商举措,全力打造暖心政府、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日、政商餐叙会、走千企访万户等活动,积极落实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他们扎根桦南、共同发展的信心决心,使企业既做“投资合伙人”、又做“城市代言人”。2023年通过增资扩产、以商招商,引进4万吨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等项目10个,签约额35.1亿元。

    “三个聚焦”持续为县域经济赋能

    聚焦多元共生,精心绘制“作战图”。桦南县坚持多种经济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紧盯县域经济工业化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建立目标分解、指标预报和监测调度等机制,提升运行质量,支持现有企业智改数转和增资扩产,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30%;一手抓新型工业培育壮大,以鸿展生物、恒源食品、华润风电等企业为龙头,提高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现代化水平。以龙源甲基亚膦酸二乙酯、永灵航空高分子新材料等项目为牵动,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切实以工业经济增长夯实县域发展根基。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实施民营企业梯度成长计划,畅通政银企交流互动渠道,完善助企纾困和政策滴灌工作闭环,深化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四创”融合,民营企业税收贡献率达80%,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力军。统筹布局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节会经济,引进宏安油脂、联华商贸等总部企业集聚成势,全面构建支撑有力、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格局。

    聚焦多措并举,全面拼出发展“硬实力”。桦南县坚持产业为纲、招商为要、项目为王,坚持以链式发展“头尾思维”提升“1+3+N”产业量级,改造升级农机制造、商贸服务等“老字号”产业,深度开发大豆、紫苏等“原字号”产业,培育壮大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字号”产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14个十亿级产业链长足发展,12个亿级产业实现拔节生长。坚持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并进”,打好项目谋划、争取、建设、服务等“组合拳”。去年,26个签约项目中当年开工占比96.2%;4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超预期完成建设任务占比48%、如期投产达效占比46%;今年计划实施开复工项目90个,储备省市级重点项目49个,已实现“开春即开工”59个,切实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聚焦多维协同,持续优化城市“软环境”。坚持把品牌意识贯穿始终,持续以改革举措简流程、提效能,涉企“一件事”“免证办”“信用承诺”“模拟审批”等多项审批效率全省领先;通过最优服务以商招商、裂变扩增,实现“招引一个、牵动一批、聚集一群”;统筹各类园区提档升级和闲置资产盘活利用,不断提升平台承载力、招商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围绕打造国省一流、“六最”特色营商环境,以改革的办法再简流程、再提效能,持续释放“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优势,在全省率先实现“证照同销”“45证合1”“一业一证”、项目全流程审批“47+8”个工作日,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微信群、一跟到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刷新项目落地桦南速度,让最优的营商环境成为最靓的招商品牌。宁波永灵航空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从对接洽谈到达成意向仅用半天时间,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前期手续办理。

    锤炼一流能力作风,坚持把经济发展第一线作为能力作风建设主战场,完善挂职锻炼、驻企服务等干部“跨界”“转型”长效机制,每年表彰奖励一批经济领域先进单位和个人,提拔重用经济战线优秀干部21人,充分激发拼经济、促增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内外兼修,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各战线各领域荣获国省荣誉165项,文明城市创建中期评估跻身全国百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城市的品质内涵都显著提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桦南人正是靠这种实干和敢为人先的精神,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越来越富足、生活越来越幸福。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