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丨同江口岸,一昼夜换装260车

    同江铁路口岸。同江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纪世强 本报记者 刘大泳

    站在同江铁路口岸换装站眺望,吊机轰鸣、吊臂挥舞,数台高高耸立的龙门塔吊正井然有序地对进口煤炭开展装卸作业,仅仅一个小时,整趟列车的煤炭便已经装卸完成。

    “同江口岸开通后,随着货物运输通道能力的不断提升,现在已经实现宽轨重出和中欧班列双向贯通,结合‘7×24小时’预约通关和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确保企业客户随到随办、随办随走,列车装卸完成后,当天便可发出。”佳木斯车务段同江北站副站长张明吉说。

    1月的同江,冰面如镜,寒风凛冽,横跨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气势恢宏,驰出国门的列车演奏着同江口岸繁荣与发展的旋律。

    同江是贯穿祖国南北大动脉“同三”公路(同江到三亚)的北端起点,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枢纽口岸。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不断落地以及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的通车,同江口岸与俄远东地区贸易量增长迅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同江铁路口岸新增了2台50吨门吊、6台20吨门吊,引进了高腿式履带挖掘机,作业效率提升近20%。目前,该口岸已经实现24小时通关,一昼夜换装260车,货运量突破350万吨。

    面对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需求日渐旺盛的实际,同江铁路口岸为国产新能源商品汽车“量身定制”了中欧班列新通道,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开辟出一条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自同江铁路口岸开通中欧班列进出境双向通道以来,中欧班列累计进出境44列,进口量从开通首月3.4万吨增至平均每月25.8万吨,实现铁精粉、煤炭、汽车整车等商品稳定进出口。

    近年来,同江市强化国内外实力外贸企业对接合作,外贸经营企业发展至469家,其中66家外贸企业已与境外农业、林业、煤炭等领域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同时加强俄罗斯经济、贸易政策等信息共享互通,定期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实时跟踪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保障企业稳健发展运营。先后吸引祥龙、黑联化等对外贸易大户在同江设立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2023年,同江市进出口总值69.1亿元。

    “自2022年11月16日同江铁路口岸载货通车以来,我们不断完善口岸设施、设备,筹建监管场地,对集装箱装卸货场进行改造升级,先后发运集装箱2300余个,铁路口岸货运量突破350万吨,进出口货物品种由最初的煤炭、铁精粉增加至铝锭、橡胶、沥青、汽车整车、汽车配件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口岸各部门,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为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高质量的通关服务。”同江市口岸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洋说。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