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上午10点,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征集发布仪式在中国农影演播大厅正式启动。活动旨在以微短剧创新形式展现乡村新貌,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会长聂辰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祁睿,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启文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红果、快手、优酷、爱奇艺等十大平台相关负责人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微短剧创作团队代表参会。
聂辰席指出,中华文明深厚的根基在乡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征集创作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视听创新激活乡村文化的具体实践,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聂辰席强调,以微短剧更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是坚定立场,把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乡村微短剧创作、征集、展播活动全过程。二是服务大局,赋能发展,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内容创作与区域发展、产业振兴、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通过高质量的乡村微短剧创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三是提升质量,打造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生动故事反映时代精神,以艺术手法表达人民心声,在思想深度、艺术高度、技术精度上精益求精。四是加大扶持,培育生态,持续加大对优秀作品的鼓励扶持力度,切实推动视听作品内容创作实现良性循环,加快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微短剧创作需立足三大核心。一是坚持价值引领,以鲜活故事、人物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二是注重平实表达,用乡土故事体现生活烟火温情。三是聚焦特色资源,让微短剧成为强农兴农“宣传员”和“助推器”。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多措并举,助推优秀作品问世。一是依托协会资源,广泛动员更多创作者围绕乡村主题作品开展征集创作,二是强化扶持引导,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支持,三是对入选作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展播推介,推动传播出圈。目前已有《我的归途有风2》《村BA的烟火》等多部优秀作品参与报名。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启文发布作品三大征集方向。一是跟着微短剧去尝鲜,聚焦农产品品牌,展现“土特产”灵魂;二是跟着微短剧回田园,挖掘乡村历史与乡风文明,赓续农耕文化;三是跟着微短剧看振兴,记录智慧农业、返乡青年等振兴实践。他指出,“单集20分钟内均可投稿,长视频需‘剧有深度’,短视频需‘短而有力’,小程序剧需‘小而灵活’”。
活动现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刘爱芳和十大平台代表共同开启“视听赋能 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征集”报名通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现场为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等十位业界专家评委颁发聘书。红果短剧平台同步推出千万级资金、流量专项扶持计划。
华策影视《我的归途有风2》、和美乡村影业《风起敕勒川》、农影中心《念哥餐厅》主创团队,以及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的代表先后登台,从文旅融合、移风易俗、产业发展等角度分享实践经验,讲述叙事心得。
随着现场领导嘉宾共同推杆,活动征集正式启幕,标志着乡村题材微短剧创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微短剧这一轻巧载体,将为乡村文化传播搭建广阔平台,为乡村发展注入崭新动能,凝聚起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目前,活动已开通农视网专题页面,报名者可扫下方二维码查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