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邹振海 记者刘大泳)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安全是市场主体发展的根本前提。桦川县人民法院始终立足审判职能,将“护企安商、保障民生”理念融入司法实践,通过精准化解纠纷、创新审判机制、构建长效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商事纠纷化解中,桦川县法院推行“快审快判+调解优先”双轨模式,既通过简案快审维护市场契约精神,也注重以调解方式平衡各方利益,成功化解多起涉及粮油、建材、农资等领域的合同纠纷,有效维护了交易安全与公平。
面对涉及全县64.5%供热面积的热电企业破产危机,桦川县法院勇于创新,采用“预重整+简化审+府院联动”机制,仅用34天即高效完成重整,不仅解决了5000万元债务危机,保障了2.7万户居民供暖和200个就业岗位,还成功引入1亿元投资,盘活3.7亿元资产,实现了保障民生、挽救企业与稳定发展的多重目标。
此外,桦川县法院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府院联动、延伸司法服务,构建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全链条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