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邢汉夫)10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会上就人工智能发展、制造业技改、科技成果转化、高端装备产业升级等热点问题回应了网友关切。
科技赋能,攻关核心技术筑牢根基。“十四五”以来,哈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攻关项目512项,在航空航天、深海科技、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哈工大空间站实验舱机械臂、月球自主钻取采样机器人助力中国航天发展,哈玻院相关结构件在“神舟”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史上首次应用,哈工程“悟空”号、“星海1000”水下无人潜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哈尔滨电机厂攻克白鹤滩水电机组制造难题,东北轻合金、哈飞集团成果配套国产大飞机。
科技与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全力推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哈尔滨锅炉厂相关锅炉技术填补全球空白,703所燃气轮机制造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惠达科技无人农机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近三年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04项,新增经济效益160.9亿元。
工业升级,构建现代体系提升质效。全市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4%,较2020年提高1.9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升至85.8%,工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35.7%,较2020年提升6.1个百分点,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跃升8位。2025年1月~9月,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占GDP比重提升至20.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5%。
2021年以来,哈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3户,其中航发哈轴、哈焊所等6户晋级国家级,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20户,纳诺机械、哈工大城规院跻身国家级行列,同时培育哈电集团发电装备制造等4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市研发省级重点新产品102个、首台(套)产品172个,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关键领域人工智能技改转化齐发力。哈市已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技术策源、产业生态、行业应用三大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新获批“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农业领域首个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牵头承担3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全市已建成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56家、新型研发机构2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1家,依托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院所每年培养高端人才超1200人,研发出“活字”“本草”等系列大模型及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等标志性成果。
作为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哈市出台一揽子政策形成3.5亿元各级资金带动企业30亿元投入的格局,选树行业标杆推动企业转型意愿转变,培育77家专业服务商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生态。目前20个重点示范项目全部开工,带动技改项目超300个,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1.7%;建成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个、省级智能工厂9个、数字化车间72个,哈电集团等企业案例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航空轴承、核电主泵测试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2021年以来累计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1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