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冰城声音
    方正 蚂蚁河灌区畅饮“智慧水”

    □文/摄 马宇兵 申智文 本报记者 白云峰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方正县蚂蚁河灌区会发镇段,只见稻田里一片绿意盎然。记者跟随方正县双龙水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齐凤坤来到蚂蚁河灌区干渠进水闸口,奔涌的蚂蚁河水“听从”调度,正温顺地流入农田,滋润着广袤稻田。干渠边设置了视频监控点位、太阳能供电系统,随时提供水情信息。

    蚂蚁河灌区渠首拦河闸。

    “方正县蚂蚁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去年3月开工,同年12月1日完成了全部建设项目,今年投入使用。”齐凤坤在干渠旁向记者介绍,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48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1120万元。主要建设维修蚂蚁河渠首拦河闸、维修改造及新建衬砌渠道、设计新建及改造渠系建筑物、修缮渠顶管护路和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灌区设计总面积7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5.2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2万亩。

    回到几公里外位于会发镇的方正县双龙水库综合服务中心,齐凤坤开始用手机查看灌区各条渠、闸口的流量、流速和水位等实时信息。“现在闸口流速是0.35米/秒,这个流速有点小了,得调整一下。”齐凤坤向记者介绍,蚂蚁河灌区干渠巡线长度超30公里,过去想看哪块农田给水情况,只能靠人到现场查看,一圈走下来得小半天。现在灌区经过信息化工程改造,设置了20余处水情监测、视频监控点位,工作人员只需用手机登录灌区信息系统,就能实时掌握水情信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蚂蚁河灌区干渠边设置信息化设施。

    “去年我们头茬水灌溉用了十二三天,今年有了新设备,8天就完成了头茬水的灌溉任务。”齐凤坤说,去年我们通过“智慧闸门”改造,在双龙水库部分灌区实现了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操控闸门起降、实时调控农田用水的“指尖调水”。今年底,方正县将完成蚂蚁河灌区“智慧闸门”改造工程,进一步助力灌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农民丰产丰收。

    “方正县是全省水稻大县,农业灌溉对保障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如何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节水是关键。”齐凤坤介绍,灌区是农业灌溉的基本单元,灌区用水计量是衡量灌区节水效果的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利益。

    工作人员手机登录操作灌区信息系统。

    齐凤坤介绍,蚂蚁河灌区是方正县主要水稻产区,方正县蚂蚁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通过新建监测点使专管渠道达到100%计量率,通过改造干支渠分水闸、节制闸实现闸门自动化可控制,通过量测水监测水量自动化闸门精准控制启闭,实现灌区水资源合理调配,提高了供水效率。今年底,8处明渠固定监测站、32处自动化闸门、10处闸门自动控制监测系统、2处自动流量监测站将投入使用。

    “通过对灌区工程配套设施进行修建及信息化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凤坤说,应用信息系统以后,灌区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水位、流量状况,可以提高灌区供水保障。通过量测水点及量水设施的合理布置、灌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水稻控灌技术的推广,推动方正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促使农民节约灌溉用水,从而减少农民水费支出。同时,灌区农田灌水及时、灌溉均匀度和灌溉保证率、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均得以提高,进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