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理论大家谈 | 传承根脉 面向未来

    宋成鑫: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

    宋成鑫 穆美彤

    青年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末将青年所处现实环境、党对青年工作的未来部署和青年群体的成才目标单列一段,体现了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热切关怀与充分信任。报告指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青年置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位置。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高度,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立身之本,是面对一切险阻的化解之源。当代中国青年虽生逢盛世,拥有尽展其才的历史机遇,身处长久稳定的社会环境,但西方意识形态袭扰和文化冲撞危机此起彼伏。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只有矢志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工作路线,才能不断带领中国青年实现更大的发展。

    与时俱进制定成才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奋斗史中蕴含着党对中国青年期许的时代演变,从“三好”到“四有”,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到如今的“新时代好青年”,党对青年的成才期许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时代特征而不断变化。

    党在深刻考察现实情况、顺应青年成长规律基础上制定中国青年成才目标。在党制定的成才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青年始终秉持初心、胸怀热血,为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断砥砺奋进。因此具有现实性和可实现性的成才目标是青年守正创新、承担责任、磨砺锻炼、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旨归。

    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好青年的衡量标准,其首要一点就是青年要有理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夙愿的凝聚,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认同,是当代青年群体为之接续奋斗的共同理想,也是贯穿党的青年工作首位的精神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同学的回信中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党的青年工作要以“中国梦”感召青年、团结青年、鼓励青年励志勤学、忘我奋斗,不断提升党的青年工作能效性、科学性、合理性。在党的青年工作整体布局、精密筹划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与时代同向同行,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时刻牢记实干兴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嘱托青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需于实处用力,冲破工作困境、创新工作模式、引领青年发展。青年工作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跟随科学目标的工作背景下需踏实实践、稳固基础,确保在行为体系、价值规范、道德修养、理论教育等方面帮助指引青年;敏锐洞察青年现实需求和潜在困局,在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充分体现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实际要求;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和发展规律,于工作体系、发展格局中充分体现以青年为本。

    在党的青年工作中要时刻铭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都是在百年栉风沐雨、流血牺牲中取得的,因此中国青年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让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在一代代青年的真抓实干、砥砺奋斗中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