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教育体育
    情系乡村护童心
    绥化学院“千名大学生牵手千名留守儿童”项目获嘉奖

    大学生志愿者前往绥化永安镇永兴小学开展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丢手绢”。

    □本报记者 蒋平

    近日,中宣部公布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我省3个示范项目、3个优秀团队、4名服务标兵榜上有名。其中,绥化学院“千名大学生牵手千名留守儿童”项目获得“示范项目”称号。由校团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绥化市辖10个县市区的400余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牵手护佑,他们的故事赢得了广泛赞誉。近日,记者走进绥化学院,在这里寻找荣誉的背后那份“暖空巢”“护童心”的温暖与感动。

    走近乡村学校 走进孩子内心

    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也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它还是我省唯一一所招收听障本科生的高校。从2008年开始,这所学校就开展了“心手相牵·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中秋节给留守儿童送月饼,有一个孩子咬了一口就放下了,含着眼泪说要留给妈妈吃……”绥化学院“千名大学生牵手千名留守儿童”项目志愿者李明轩,讲起曾遇到过的这件事时再次红了眼眶。

    肇东市五站镇约有百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志愿者郭秋彤对接的孩子叫微微,他们经常用手机相互沟通,有时候,郭秋彤会把志愿者们录制的线上小课堂和微微一同分享。郭秋彤说,很多时候留守儿童没机会或者不太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表达诉求,但很乐意和大学生们聊聊自己的心事。在沟通与陪伴中,志愿者们会努力把学校老师和孩子家长联系在一起,及时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帮助和心里疏导。

    “我教会微微唱《隐形的翅膀》,也把自己高中时的学习日记送给了她。”郭秋彤说,日记里面有她面对困难压力时的心路历程,相信微微也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坚强的女孩。

    点亮知识之光 守护小小梦想

    “小伟和我一样,也是个拥有小麦肤色的男孩,我们彼此充满了亲切感。”

    绥化学院“千名大学生牵手千名留守儿童”项目志愿者王广潼告诉记者,他对接的是来自青冈县的一位小朋友。“当我说起自己在学校是宣讲团成员的时候,小伟特别兴奋,他告诉我,他也想成为镇中心校的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希望我能教教他。” 王广潼就这样成为了孩子的“指导教师”。从讲稿写作到宣讲技巧,他们进行了细致交流。

    互通书信,为留守儿童表演文艺节目,邀请留守儿童到大学校园参加运动会、联欢会、升旗仪式……从2008年“心手相牵·共享蓝天”活动开始,绥化学院十余年如一日,一届届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着爱心接力。

    手拉手心贴心 育人同时育己

    2022年,绥化学院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由校团委和绥化团市委共同策划部署,启动了“千名大学生牵手千名留守儿童”项目,11个二级学院分别和10个县(市)开展团组织共建,一个学院负责一个县(市)的团建指导,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

    “项目中,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牵手,为留守儿童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线上课后辅导,开展红色教育。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录制了线上学习‘多彩小课堂’,通过剪纸、绘画、学习英语单词等短视频,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 绥化学院团委教师张岩说,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这个活动,实现了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同时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真正做到了一项活动教育两代人。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