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记者 王晓平)看专题片、参观展览、听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近日,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让聆听的170余名师生印象深刻。这就是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联合开展的“清明节”少先队校外研学实践暨“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
这堂“大思政课”综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特色和思政课实践性要求,精心挑选与国际和平资料馆陈列内容高度契合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主讲内容,辅以省委组织部拍摄的专题片《丰碑》第一集《东北抗联精神》,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东北抗联精神”,从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教授在讲授思政课
大思政课的主讲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介绍,近年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指示精神,善用“大思政课”,在“思政小课堂”发力,向“社会大课堂”拓展,贯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全面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从打造优质服务平台,精心设计编写教案,教学实践与社会传播同步推进,努力打造立体化精品化的“大思政课”。以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把爱国主义资源引入校园,原汁原味地把历史搬到思政课堂,高站位、立体化讲活讲好“大思政课”。
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建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课程。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结对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建单位,进一步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新思路,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成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刚与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王京签署了“大思政课”合作协议。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纪委书记焦洪双为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6位老师颁发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校外研学导师聘书。
颁发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校外研学导师聘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是新区教育局首批授牌的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王京、德育副校长殷娜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6位老师颁发了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校外辅导员聘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借助红色资源让思政研学课“活起来”“走出来”,开展体验类、服务类、宣讲类、调查类等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革命传统,强化实践拓展,全身心地参与到校外研学思政教育大课堂的各个环节。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马院执行院长王刚为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12名少先队员颁发志愿宣讲“战争、记忆、和平”的“少年和平天使”荣誉证书。
国际和平资料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分馆,是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合作共建,落成于2021年初。2022年,国际和平资料馆成功入选由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成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二批理事单位。国际和平资料馆立足江北大学城以及松北区和呼兰区中小学,发挥“哈尔滨新区中小学生教育研学基地”的教育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推进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博公共服务与高等院校教学内容结合互补的项目品牌。
借助红色资源让思政研学课“活起来”“走出来”,推进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通过校外实践研学,开拓“大中小思政教育”实践新平台,齐聚同一课堂,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校团委书记姚尧作为新区附小校外研学辅导员老师寄语少先队员们: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点燃红色梦想,通过红色研学活动,红色的种子能够在心中生根发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革命传统文化,争做时代新人。
同学们评价,“这样的思政课鲜活,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
(图片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