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冰雪文学光耀北疆

    哈尔滨建造的冰雪景观。

    哈尔滨冰灯。

    哈尔滨冰雕。

    哈尔滨城区制作的大雪人。

    □龚强

    千百年来,人类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如群星闪耀,璀璨耀眼。而就我国的冰雪文化而言,黑龙江省是重要的发祥地。黑龙江冰雪资源堪称全国之最。三百年前,《宁古塔纪略》是这样记述黑龙江冰雪的:“八月中即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刚到地即成坚冰”。时光流转,当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今天,黑龙江的冰雪资源依然是全国之最。每逢冬季,天公作美,瑞雪普降。片片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大地,洒向人间。举目望去,岳北岭南、巍巍群山、浩瀚林海、茫茫原野都银装素裹,整个大地沉浸在美轮美奂的静谧之中,笼罩在和谐的银白色调里。各种景致在和谐中变异出各自的美妙,组成千姿百态的琉璃世界。看着这圣洁、高贵、典雅的银色奇观,看着这充满激情的冷艳,谁都会驻足凝神,谁都会为之陶醉,谁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龙江冰雪造梦“琉璃世界”。正是因为黑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才孕育了璀璨的“冰雪文学”。

    黑龙江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严寒北国,尤其是漫长的冬季,一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因此,对冰雪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冰雪的感情更加真挚,对冰雪的讴歌更富于激情。他们或吟诗,或写词,或撰文,或作赋,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名诗佳句。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1122-1161,字元功)曾征战南北,叱咤风云,骁勇威猛,不可一世。他以雪为题材所作的《念奴娇》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这首《念奴娇》描写了黑龙江漫天大雪和即将出征的将士。词风豪气冲天,雄壮伟岸,气势如虹,令人震撼。反映出作者气概豪迈,志向高远,气宇轩昂,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严冬时节,寒风冷峻,雪覆原野,山峦着素,黑龙江大地一片银白,素朴之至,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在这平素淡雅中追求新奇与美妙。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要装点一番,在视觉和感官上获得美的享受。据《黑龙江外记》(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成书)卷六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朱履中于嘉庆年间流戍于卜魁(今齐齐哈尔),就曾用诗记载过观看冰灯寿星的情景。诗中描述了上元之夜,观灯之人,络绎不绝。乘坐勒勒车的达斡尔等当地少数民族儿童和打扮花枝招展的少女也进城观赏冰灯。他们争先恐后地观看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老寿星造型的冰灯。

    张光藻在清同治年间也有一首咏颂冰灯寿星的诗,朴实真挚,情切意浓:“元宵佳节兴堪乘,吹到江风冷不胜。明月渐高人未散,街前争看寿星灯。”

    海陵王完颜亮的《昭君怨·雪》是一首风格浓郁的婉约词,与其“策马关山第一峰”的豪迈情怀、威猛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这首词轻柔细腻,温文尔雅,亲切可人,旨趣浓厚:“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芦花?”

    品读这首咏雪词,让人们想象到昨日一场大雪,今天满目银白,帐内美人贪睡,尚不知神剪天河水,使无数雪花洒落,醒来惊问是杨花还是芦花?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至十一月底,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来黑龙江,看到漫天飘雪,提笔写下了《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的词:“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孤芳自赏、心高气傲的纳兰性德难觅知音,以雪自喻,咏雪表达心境。雪花为我所爱并非因其柔美轻盈,而是因其严寒之中更加美丽,且丽质长驻。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满庭芳》,其开头是这样写的:“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通过对白雪覆盖、冰封大江之上的兵营雪堡乌鸦盘旋,战马扬蹄,为以后的怀古下阕在气氛上作了有力的渲染铺垫。

    清代以后,许多流人进入黑龙江地区,如著名的方拱乾、吴兆骞以及英和等人。他们对冰雪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流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虽然艰苦,却悲而不伤,乐观向上,以诗抒怀,率真豁达。流人们在黑龙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其中咏诵冰雪的诗篇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他们创作的诗词歌赋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流人们被黑龙江的山水景色所感染,为黑龙江的壮美风光而陶醉,他们更为黑龙江的满目冰天雪地,一派银装素裹所震撼,因此,他们用真情实感,用浓笔重墨,对冰雪极力讴歌,尽情抒发。更由于黑龙江的冰雪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不尽的源泉,使得他们名篇众多,佳句迭出,好诗难数,流传久远,进一步丰富了黑龙江冰雪文化艺术宝库。

    “久暄安客冷,转爱雪情深”,“苦寒还望雪,乃见极边情”。从方拱乾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对雪的一往情深。雪夜静谧,正是读书人灯下吟诵的好时机。

    前面提到的张光藻也是流人。他初见冰雪,兴奋异常,欣然命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边塞风雪早,疑开岭上梅…喜看红日出,暖意又潜回”。但顶着严寒冰霜,迎着凛冽寒风在没膝深的大雪中艰难行进,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历尽冰霜苦,方知行路难。无风肌欲裂,见雪骨生寒。边塞身初到,荒江水更宽。关山千里外,回首望长安”。

    流人英和在北进的途中,于《雪中行》这首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无边平野阔,一色寒光铺。风絮眩银海,身世悬冰壶。客车虽命驾,我仆难奔趋。既闻茧生足,复见粟起肤。收鞭跨短辕,缓辔寻长途。卅里遇茅店,片刻围柴垆”。不尽原野,一片银白,风吹雪舞,冷人目眩,随员艰难前行,听说他的脚上起了茧子,我不禁身上起了鸡皮疙瘩。命运难测,唯三十里外能有客栈围火取暖,别的都不重要了。诗中既有对寒风吹面,雪飘万里,一片银白,令人目眩的描述,又有行路艰辛,命运难测,生计无助,举步维艰的诉说。

    冰天雪地,严寒尽极,但冬天已经如此寒冷,春天还会远吗?其实,越是寒冷,离春天也就越近了。“不为客来频扫径,雪消径静白无尘。穷边听惯祁寒语,暂拂曦光已是春”。方拱乾对雪寄托着春天的热切期盼。“冰声破屐响,又见塞河春。”“争说雪宜春,奢情到旅人。除耕复何望?唯老更相亲。土迹看膏润,檐冰识气钧。”雪尽预示春来,只有适时耕种。

    吴兆骞以雪寄相思的名句给后人留下了颇具文采的感怀和令人难忘的触动。“千峰雪色正漂零,惆怅登高故国情。飒飒蒸沙惊大漠,苍苍苦雾失孤城。城角声沉更漏永,开轩半霁星河影。朔气偏生玉帐寒,清光直照银戈冷。乘兴期君匹马过,霏霏秋雪奈愁何。”

    冬天,雪经常会早早就光临黑龙江大地,“八月初雪如絮,九月漫天皆白”。过去,九、十月飘雪司空见惯。吴兆骞的诗《九月二日雪》有这样的描述:“客住边城值九月,眼中才见边城雪。边城雪,飞皓皓,九月才飞不为早……羁人见雪何须悲,只似燕山九月时。居人共道今年暖,迁客来多天意转。此地初开草昧年,迎秋冰雪酸刀剪。雪迟飞,春早度,玉门或有春来路。”秋天飘雪让作者一下子就联想到下雪的日子久了,明年的春天一定会早早到来,反映了以吴兆骞为代表的流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而春雪的来临,更加昭示着严冬即去,春天已临。“寒食边庭雪,严阴郁未开。遥怜战场柳,春色几时来。客泪沾笳吹,乡心托酒杯。莺花何处好,万里梦吴台。”

    在黑龙江的流人中,方拱乾写下歌冰吟雪的诗有十多首,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雪中得炭》《雪晴扫径》《夜雪》《雪晴》《春雪》《同诸君子坐河边冰畔》等。吴兆骞的诗歌中,以《秋雪赋》和《春雪赋》最为著名,而《秋雪赋》把黑龙江的雪景描绘得素美之至,冷峻之极,令后人赞不绝口。“边风起兮朔雪飞,雁违寒兮度欲稀。关山远兮谁与归?心怀乡兮空自知!龙沙雪色秋如此,肠断高楼寄旧衣”。而他的名句“鸣弓行碛雪,飞盖入云边。”“际海塞沙平,连峰朔雪惊。三秋龙碛度,万里雁山营。甲冷朝月响,笳寒夜不鸣。兼裘犹恐薄,愁杀寄衣情。”等等更是描绘深刻,入木三分,哀而不伤,悲壮苍凉,素美冷艳,诗境高远。

    这些诗篇,饱含着流人对漫天大雪的情愫,他们怀着对春天的祈望,对大雪和北疆进行讴歌。今天,当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人们回顾冰雪文化的变迁,体味冰雪文化的乐趣,感受冰雪文化带来的益处时,不会忘记古人对龙江冰雪资源的褒奖。当光阴的齿轮,旋转到现当代,龙江冰雪的盛名早已享誉世界,无论是驰名中外的冰雪大世界,还是享誉大江南北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都让龙江冰雪闪闪发光。

    在冰雪文化更趋成熟的今天,后人的评价和褒奖是:黑龙江冰雪文化的多彩与深刻必然包括古人那些诗词曲赋中的溢美与赞颂。黑龙江冰雪文化的丰富与厚重,无疑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们在冰雪环境下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图片为本报资料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