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杜甫草堂前的老奶奶

    □安石榴

    多年以后,每当秋季初到,头几场秋雨秋风天气里,我都会想起杜甫草堂前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老奶奶。

    老奶奶得有八十开外,到了即便身体无恙,每天补充蛋白、维生素,也日益消瘦、佝偻的年纪了,即便年轻时貌美如花、衣着优雅,此刻头发花白、一脸皱纹的她,也只求宽松、舒适了。我还观察到,身穿深色衣服的老奶奶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丝一毫叫做鲜亮的颜色,口唇、耳垂、腮边——我还猜她垂着的手指的头两个关节也一样,它们全部失去了血色,和她整个人呈现出一种令人即刻沉默的一致性:灰暗。

    但她以歌唱的,又似乎从岁月隧道的前端传来的回声般的状态,吟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在草堂前的毛竹中,小小的一块庭院里。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我不是在事件的开头就在场的,但我捕捉到这个场景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安静地听。老奶奶以一种我不了解的口音轻柔地吟诵,如果我不是对这首诗歌的每一个字词都熟悉,我可能就无法欣赏到她和整个场景的意味。我可能只需要三秒时间的过渡,就把她吟诵的每一个字、每个停顿、每次叹息,全部领受到了。

    我知道,老人家吟诵的时候,并不需要小小庭院里那块巨石上镌刻的原诗,那块优美的石头可能只是一扇窗子,老人家轻轻推了一下,它便应声打开。然后,无需丝毫调动记忆力,杜甫的诗歌从她的心底流淌出来,而她的脑子里大概还有另一番景象吧:她早已离开的父亲母亲?幼年一起玩耍嬉戏的兄弟姐妹?她的初恋?一朵花?一个雨后的黄昏?一个简单的遗憾?一种稚气的满足?或者还有不能言说的某些痛苦?而它们可能与这首穿越千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关,也可能关系密切。谁知道呢?谁知道我们每个人神秘的记忆闸门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开启的呢?

    但这是一个好画面、一个珍贵的场景。在杜甫草堂前,在一片青翠的毛竹中,老奶奶沉浸其中,那位打眼望去也已经进入老年的儿子,他只是催了他那老母亲一次,就乖乖地等在她身后了。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