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世界爱虎日|敬畏虎 敬畏自然

    2010年11月23日,来自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不丹王国、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联邦、尼泊尔王国、俄罗斯联邦、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13个全球野生虎分布国的政府首脑,参加“保护老虎国际论坛”(即老虎峰会)。峰会上,各国政府代表意识到野生虎的生存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紧要关头。野生虎是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不扭转这样的趋势,结果不只是野生虎数量上的锐减,人类自身也将遭受由于野生虎栖息地丧失及其种群消亡给整个亚洲的生物多样性及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为了树立公众的野生虎保护意识,这次峰会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全球老虎日”,又称“世界爱虎日”。

    虎,在我国俗称老虎、大虫,被人称为百兽之王,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种猫科动物之一。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现代虎逐渐分化成9个亚种,分别是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里海虎和爪哇虎。后三者在20世纪40、70、80年代灭绝了。

    物种渊源

    约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中国中部。

    17世纪早期,共有8个虎的亚种,它们是:里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华南虎、爪哇虎、苏门达腊虎以及巴厘虎。

    19世纪末期,老虎皮毛的不断增值导致了中亚以及前苏联远东地区老虎数量的锐减。

    1906年,巴基斯坦最后一只老虎被射杀。

    20世纪30年代,最后一只巴厘虎于1937年9月27日被射杀。

    20世纪40年代,高强度伐木活动使东北虎栖息地遭严重破坏。

    20世纪50年代,朝鲜最后一只老虎死亡。

    1952年,前苏联成为第一个明令禁止猎杀老虎的国家。

    1970年,土耳其最后一只老虎被射杀。

    20世纪70年代,里海虎绝种。

    1980年,最后一只爪哇虎在雅加达的动物园去世。

    2004年,马来虎被确认为新的老虎亚种,此前被归为印支虎的一个种群。

    2005年,俄罗斯宣布国内东北虎数量达到近500头,比50年前增加10倍,成为老虎保护的一个成功典范。

    2020年,全球野生虎仅剩约4000只。

    面临的威胁

    栖息地的丧失

    虎是亚洲的特有物种,而亚洲的人口增加使得老虎需要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

    非法捕猎

    虎的毛皮是地毯、挂饰及皮草市场所需,虎骨等虎产品也是被视为神奇的药物,这些使得非法捕猎长盛不衰。

    遗传多样性威胁

    现有虎群的数目都少于100只,适合繁殖的个体可能不到一半,这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素质下降。

    自然灾害

    虎的种群极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环境恶化所导致的森林大火、洪水、暴风雨等均对虎构成很大威胁。

    近些年来

    全球野生虎数量锐减

    一些种类遭到捕杀

    濒临灭绝

    今天

    是世界爱虎日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保护环境

    保护它们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