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百年龙沙揽胜

    望江楼。

    劳动湖畔。

    龙沙公园一角。

    龙沙公园的劳动湖。

    □文/摄 袁闰同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有“天然牧场”之意。这座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老城,既拥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美誉,又拥有东北地区少有的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公园——龙沙公园,它是国家AAAA级景区。公园经过多年建设,现有5个游览区。一进正门便是花卉观赏区,抬眼林木茂盛,草坪葱绿,古榆参天,百花争艳。向园中走去,曲径通幽见亭阁,湖心望孔桥,随处可见逼真的雕塑和各种建筑小品。

    一座历经百年的公园

    走进公园,迎面花团锦簇的雕塑是一位仪态万千的女子雕像,雕像女子正在动情地拉着小提琴,“春之声”款款流淌的旋律泛绿了柳枝,娇艳了花朵,呢喃了燕子……伴着优美的乐曲,公园里载歌载舞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幸福生活,跳民族舞蹈的,打太极拳的,唱歌的……随处可见,我看看这,瞧瞧那,心也随之欢愉起来。

    偌大的公园人流不息,让人目不暇接。据齐齐哈尔志记载,公园自1907年建成,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始建于清末,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之一,名为“仓西公园”,俗称西花园。1917年,时任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厅长的杨云峰决定将“仓西公园”全面整修,并更名为“龙沙公园”沿用至今。

    何为“龙沙”?“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塞下曲(六首)》中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也由此而得名。

    登望江楼 览鹤城风光

    沐浴着初夏的浅阳,携“天女散花”的雅韵,一座雕梁画栋的楼阁——“望江楼”矗立眼前。

    望江楼位于龙沙公园内劳动湖东畔假山上,清光绪三十二年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思泛舟江湖,以谋临流之胜”,两次聘请张朝墉设计改扩仓西公园,在仓西公园南土墙外,凿深沟引入嫩江水,在沟西侧覆篑土为山,在山顶建一草亭,初名为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鳞鳞,取名为“望江楼”,1930年草亭改建成砖木亭。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我无论到哪里对文字都格外关注,望江楼上的一副爱国联格外醒目。据齐齐哈尔志记载,伪满时任伪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王宾章,以公开身份掩护许多爱国志士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与共产党员、黑龙江民报社长王甄海交往甚密。在王宾章牺牲前一年的秋天,他登临龙沙公园望江楼时,极目远眺,痛感祖国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愤然手书一联:“千里江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我被这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感动,再读眼前的“千里江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感慨王宾章奔泻在字里行间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望江楼的简介中了解到,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先后光临齐齐哈尔市,登楼观赏龙沙风景,朱德亲题“望江楼”,董必武手书“龙沙万里”匾额。再抬头望龙头檐角似蛟龙腾飞,精美的造型当为龙沙公园的代表建筑,不愧是整个公园的游览中心。2014年,望江楼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园中有湖 湖中有桥

    走下望江楼,来到劳动湖畔,这里众多的红嘴鸥在湖面上起起落落,不时从蔚蓝的湖面上叼起小鱼,惹得众多游人久久驻足。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鸥,深褐色的头罩延伸至顶后,嘴及脚红色,翼前缘白色,翼尖的黑色并不长,这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听说红嘴鸥是鹤城的明星,还上过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呢。龙沙公园的一山一水、一亭一阁,都如此和谐,让人赏心悦目。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群老年人在玩的一种运动,一打听叫打花棍,这是齐齐哈尔特色的民间运动,三根棍,双手各拿一根,不断击打第三根,使其上下翻飞、左右旋转,说来也怪,花棍还不掉到地上,老人们时不时做出各种舞蹈动作。看着他们手中穿梭飞舞的花棍,就知道这打花棍也是一门绝活儿,对脑、眼、手的协调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老人们讲长练还可以防止半身不遂呢!果然高手在民间。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公园见证百年沧桑巨变,太多的文化历史可圈可点,来龙沙公园,一定要来“塞北藏珍第一楼”万卷阁看一看。这里的古籍图书馆收集了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刻本十余万册,其中有部分藏品是国内罕见的珍品,还有包括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善本五千余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此刻,我也理解了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豁达胸怀。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走近鹤城,走近龙沙公园,沉浸在“三山”、“二湖”、“七岛”、“九桥”构成的整个公园景观,感受百年公园的发展历程,陶醉原汁原味的历史原貌,用心品读鹤城磅礴的历史文化画卷!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