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书家何昌贵

    何昌贵书法作品

    □萧林

    “举家全仗一只笔,立身还凭四壁书”,我似乎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和昌贵兄的古风……

    毋庸置喙,书画界是名利场,作为书家,为名一生,也为名所累,但昌贵兄一路走来却似一潭清流,少染尘俗。

    何昌贵,字泊远,号三境斋主,6届中国书协理事,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曾任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佳木斯市文联和书协主席。

    昌贵兄是军人出身,在军旅就是秀才,我们是同一个军的战友。那年总部机关一首长来部队调研,首长喜欢书法,军首长点名调在旅任政治部副主任的何昌贵来陪同工作。其间,首长对他的书法篆刻及为人颇为赏识,他却不愿“恋栈”,匆匆返回了部队。自那时我们结下金兰之交,经常交流文字与书艺。

    令我没想到的是,1996年他执意放弃提升职务的机会,复员到地方青少年书法报社工作,专注研究书法。从编辑到社长兼总编,在这个“不冷不热”的板凳上竟坐了18年。

    何昌贵成名较早,1985年首届全国钢笔书法大赛他摘得一等奖,部队给他记了二等功。十年磨一剑,1995年他的毛笔书法在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大展中又获“全国奖”,从此声名鹊起。

    昌贵兄真草篆隶皆通,尤其隶书在全国书坛颇有影响力,并多次担任国展评委。曾有人进言,为何不去北京或省城发展,以图大业。昌贵兄却不为所动,依然安于边城佳木斯,办他的报纸,研究他的书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书法学子,《青少年书法报》也办得有声有色。

    一次与昌贵兄交谈中,我调侃他“小富即安”,“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传统社会的真理。现在是市场经济,你得会包装炒作自己,不能偏安于一隅呀!”而他不以为然。我深知昌贵兄不擅此道,他为人低调,不肆张扬,待人真诚,但从不高攀富贵,滥交朋友。

    有一年我与我的年轻同事,去佳木斯市拜访昌贵兄。返回途中那位同事说:“见何老师面相沉静淡定,言谈举止有节有据,乃真君子也。”

    的确,昌贵兄有格有品。从他的工作室可窥一位书家的追求与修养。案头一棵青竹萧然一室,笔砚楚楚,四壁图书,古帖置案,古琴横窗,有一尘不染、世外桃源之境。昌贵兄有“翰墨许知音”诗句,清兴忽来,常以书作酬友,不计得失。

    我曾同一位卓有成就的青年书家谈起何昌贵的书法作品润格,他说凭他的名气和影响力,润格要得太低了,有时还不要钱。相比之下,我想起当年在部队时,我们帮建驻地一所残障儿童学校,想请当地一位书家题写校名,没想到,这位书家开出了天价润笔,令人瞠目。在这方面,昌贵兄的古士风雅令我感佩。

    三境斋是昌贵兄的工作室,室内有三块匾额,一是启功所题写,另一个是段成桂所题,第三个是任宗厚题写。“三境斋”取自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治学的“三种境界”,可见昌贵兄以古为徒,将此治学三境界奉为圭臬,修身进学。

    游寿先生为他题写“剑气冲神兮 笔光留人间”,期许他的书法传世久远。罗继祖先生为他题写“勿傲勿暴勿怠 宜和宜静宜庄”的条幅,他常以此修正品德。

    室内还悬挂着一幅隶书名家刘文华的“养喜神”三字精品,语出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原典为:“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刘文华与何昌贵同为隶书名家,又是好友。他见我喜欢,便取之相赠。我说请你写一幅送我便是,君子岂能夺人所爱!他坚持送。去年底惊悉刘文华先生仙逝,我们都很悲伤。如今,昌贵兄送我的这件“养喜神”仍置于我的客厅。

    “举家全仗一只笔,立身还凭四壁书”,欣赏三境斋中的一书一画,听昌贵兄问学于先生们的往事,我似乎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和昌贵兄的古风,他的文气和儒雅。

    昌贵兄年愈七秩,依然笔耕不辍。他常将自己的诗作发给朋友欣赏。不久前,昌贵兄又发来近作诗《求闲》一首:“尽日临池游戏间,兴来说梦也清闲。尝遍红尘名利苦,衰颜依旧效栖贤。”

    昌贵兄通晓格律,写过上百首古体诗,我劝他结集刊行,最好是自己手书,他一笑应之。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