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潇潇风雨嘎尔当

    嘎尔当遗址景观。

    □文/摄 孙子钧

    那是早春阴蒙蒙的一个早上,我们坐上火车,去那个嘎尔当古城游玩了。

    古城在富锦县境内,古城人很是友好,公交车的司机还多送了我们一段。剩下的,我们就走着城外田间的土路了。这松花江边,千百年来,就有渔猎的赫哲族人居住了。

    松花江这一段居住的赫哲人,叫“那贝”。赫哲人根据在江的居住地段,还有“那乃”和“那尼奥”人。

    嘎尔当名字的意义,是“空地”,大概就是它最初的名字由来。

    当年嘎尔当周围,曾有两百多户的赫哲人。1409年,明朝在这里建了军事重镇,那城池就叫嘎尔当。

    清朝时,朝廷把赫哲人组成军队,成了守边疆的主力部队,曾派他们去大西北平定叛乱。赫哲人的队伍骁勇善战,因为都是猎人啊,不用训练,便可上马射箭打仗。

    他们的战功,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授封。

    只是嘎尔当有着多灾多难的历史,外国列强常过来掠夺财物和女人,土匪也来骚扰。如今,嘎尔当村里,没有一户人家是赫哲人,只留下了赫哲人悲凉的故事。

    古城,似乎被后人遗忘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人们发现、认定,人们才知道,那不起眼的土坝和壕沟,竟是被岁月磨蚀的古城墙和城壕。

    嘎尔当城池北面的一半,因几百年来松花江水的泛滥和改道,一点儿一点儿地没入了松花江里。古城的南墙和西墙,早已坍塌被犁做了耕地。

    古城还有一片地,夏日长满了高高密密的野蒿,而冬天时,城市的积雪运出来倒进这里,它成了偌大的堆雪场,总还算有了它的用处。

    古城里如今已做了烈士陵园,里面埋着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

    古城东最后一段一米多高的城墙,依稀可见。我们轻松地登上了古城墙,城墙上杂草纵生,树木之间拦着蜘蛛网。看着墙外的已不算很深的城壕,还是感激它历经岁月风雨后,还能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它最后的残垣,虽然它已垂老得无力了。

    城墙上自然滋生的粗壮的大树,不知是不是历经了和古城一样的年轮,或是生了灭灭了生吧。它们祖祖辈辈忠实地陪护在这里,聆听着古城的故事和它的忧伤,能知道这里一点儿故事的,大概也只有它们了吧。

    在古城里,我极力地将自己的思绪做着穿越,只是它的故事太古老,太迷蒙,我听不懂。可沉默的古城,我仍感觉它有着灵魂。

    匆匆下了那小土坝样的城墙,撵上前面的人,它们走得急,古城恋不住他们的脚步。

    嘎尔当村民,善意地保留着赫哲人的民俗,渔网,渔船等,墙上赫哲人活脱的壁画。

    古城,已和岁月一起沉睡了千年。嘎尔当村的名字,是对这里赫哲族人的最后纪念。

    嘎尔当村里很静,一条我儿时走过的乡村土路,有着久违的亲切。

    嘎尔当村家家园子的栅栏,竟是一排排的樱桃树。红红的樱桃着实诱人,千百年前的先人,是否也像我现在这样,怀着欣喜,选着又红又大的樱桃,轻轻地摘下来,去品尝它的甜美呢……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