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时光登记簿丨《鄂伦春的春天》创作随记

    祝林恩油画《鄂伦春的春天》(杜怀宇翻拍)

    祝林恩的人物速写

    疫情影响下,我在北京家中很少出门,每天看书,写文章,创作书画。生活很丰富,还因为每天能有两份报纸,《黑龙江日报》和《中国书画报》陪伴。看书看报已成为职业的习惯。我已退休二十余年,到北京定居,但还有一种不忘家乡黑龙江的情怀。我在《黑龙江日报》上看到一个消息,黑龙江少数民族乡,打造文明新乡村,全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在实践打造民族民俗馆、特色龙江民居、撮罗子民族风情餐饮区……此时我不由自主耳边响起一首悦耳的歌:“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回20世纪60年代,我和鄂伦春民族交往的情景。

    1962年我在哈尔滨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市工艺美术公司边经理,率领我和公司各科员组成一个鄂伦春族工艺美术考察团,来到省内鄂伦春族新发乡。那是我首次接近鄂伦春族生活,鄂伦春人性格粗犷、豪放、质朴、坦诚,他们热情接待我们,主动拿出桦皮工艺美术作品,和过去在林区生活的服装,供我们收集和研究。鄂伦春人根据自己早期生活在大森林环境制作的桦皮工艺品,有生活用品,如桦皮桶、盒子,还有大的桦皮船,有三四米长,一个人就可以拿起来,很轻便,还有撮罗子也是用桦树制成,用数十根桦树杆支起来,周围用桦树皮圈起来,在里面生火,做饭,是森林中的房舍。鄂伦春人男女服装都是用兽皮制成的,上面装饰的特色图案,也是兽皮制成,男孩子带鹿角帽子,女孩头上用各色扣子穿起来,圈在头上做头饰,很有特点,我收集整理,绘成鄂伦春族工艺美术图案集。不久后,二轻部工艺美术总公司下文件,要求编著一本《中国少数民族形象服饰集》,为此我再次赴鄂伦春族聚居地,集中画了鄂伦春族老中青人物形象速写、素描。为了收集形象,我结交了许多鄂伦春族朋友,得到他们大力支持。记得有一次,我住在一对鄂伦春族老年夫妻家中,白天为二位老人画肖像,并且将画像送给二位老人,他们非常高兴。那是一个冬天,晚上我刚刚睡下,老大爷拿了一床大棉被盖在我的身上,怕我冻着。临别时二位老人送我大马哈鱼籽和鹿肉干等等。因各种原因,之后我又去鄂伦春族聚居地采风四五次,为我后来创作鄂伦春题材作品打下了生活基础。

    1964年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要办画展,美协非常支持画家创作,将画布和油画颜料赠送给画家,我根据几年来对鄂伦春族新生活感受,开始创作这幅《鄂伦春的春天》油画,描绘鄂伦春族定居生活初期历史,鄂伦春人的新生活情景。画中描绘春天到来,路面上雪花在融化,远处为一排排新建的民房,一条大河春水上正跑着开河的冰排,一群鄂伦春人正在高高兴兴地送孩子上学。画中刻画一位老人和两位妇女形象,他们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和掩不住的自豪,画中也刻画了几位背着新书包的鄂伦春族孩子的形象,表现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孩子代表未来,也代表着春天,我画中的几位孩子,早就成长为本民族培养的干部、医生、工程师、大学生、作家,同全国各民族一样,成为国家主人,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努力工作着。《鄂伦春的春天》油画作品参加1965年全国美术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并在《中国文学》英文月刊1965年第6期发表,向国外介绍年轻画家的作品。这幅画是我美术事业新的起点,也是我与鄂伦春民族交往不能忘怀的一页。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