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风声”中的坚定信念
    —— 读长篇小说《乌江引》

    《乌江引》\庞贝\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2月

    □陈斌

    不同于一般谍战小说作者,长篇小说《乌江引》的作者庞贝有过在部队的工作经历。作者截取了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和跨越乌江这一关键而又惊险的环节,即红军面对前堵后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特点,反复迂回穿插,既最大限度保存了有生力量,又快速集中兵力打出了一系列经典的运动战。

    本书中,作者梳理史料,通过长征路上的“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披露了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即活跃在隐蔽战线的军委二局。“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到1935年10月长征结束,军委二局破译蒋、粤、湘、桂、黔、滇、川、陕等敌密码177本”,“军委二局破译员,其实就是曾、曹、邹三人。若从1932年秋首破敌军密码算起,到1936年秋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他们亲手破译的国民党军各类密码有860种之多”,也就是说不到两天即破译一种密码,效率之高的背后,是破译人员历尽千辛万苦,不畏艰难的结果。

    正是因为掌握了敌人大量电报信息,所以辗转于湘、桂、黔、滇的红军非但没有被围追堵截的敌人所吓倒,反倒灵活机动,令各路追兵防不胜防,疲惫不堪,红军则留下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追兵对红军屡屡破译电报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一度以为红军有什么秘密武器,待到国共第二次合作,有机会深入延安才看到,“二局所有的通讯器材竟是如此简陋,而且大多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小说中还有一个桥段进一步印证了信念的力量。译报员项与年为送铁桶计划,自已用砖头敲掉四颗门牙,“双腮严重肿胀,面部变得狰狞吓人,头发像蒿草一样蓬乱,衣服也早已被荆棘刮得破烂不堪,完全成了一个蓬头垢面、令人厌恶的‘老叫花子’。他将四本密写字典藏在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着乞讨来的发馊食物,就这样赤着双脚下山。”项与年一路闯关,将情报送了出去。

    小说中提到的“破译三杰”创造了许多传奇,但最传奇的则是假冒蒋介石之名,“越级给国民党军前线周浑元、吴奇伟部下令,最终使红军绝处逢生”的那封“妙电”。此计成功,得益于对蒋介石越级直接发电的精准拿捏,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对蒋介石电文表述习惯做过深入功课,才使得周、吴二人接电后深信不疑。

    作为一部战地小说,本书没有儿女情长,而是把尽可能多的情节留给电波中的激烈交锋,将视野拓展得更远更广。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