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朋友圈里的朋友们

    《朋友圈》 水彩画 韩静

    □陈晓林

    刷朋友圈,宛如品茗,淡淡的香在绵长的回味中。

    据说,国人每天有十多亿人打开微信,七八亿人进朋友圈,1亿多人发帖。我的旧雨新朋,无论男女老少,也大多遁入圈内。

    “朋友圈”是市俗社会和虚拟社会的融合体,人们在这里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玩圈的规则当然不能完全摆脱市俗社会的条条框框,但虚拟空间也足够大了。

    微信朋友圈也是“江湖”。有的朋友在“圈”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更多的如水泊梁山的好汉,以绰号行世。仔细研究那绰号,颇有意味。如一友,号“勺士”。我问何解,答曰,人家都有文化,不是博士就是硕士,至少也是个学士,我一士不是,尚有当饭桶的资格,故“勺士”是也。其实,此“士”是腰缠万贯的企业精英。还有一友,号“仰宋堂”。堂主乃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富藏古今的收藏鉴赏家。“仰宋”,我理解可能是追随景慕宋代文化之意。此友每日发一自书帖,那隽永清秀的行楷,颇承赵朴老之衣钵。有一挚友,曾是同事,号“江心岛”,至今不知何意。他文笔好,思路快,嫉恶如仇,发帖常有《世说新语》之风。还有一友号“渤海渔翁”。此公乃上世纪80年代初大连水产学院毕业生,一直与海洋打交道。退休后,兴趣爱好转向军史、文史,毕竟是军人世家。值得一提的是,他研史,往往从当时器物入手。

    圈里有多位我敬重有加的老首长,老领导。平时,他们很少发声,但我每原创发帖,他们都予以鼓励,有不同看法则私信交流。犹如当年对我耳提面命。有一老领导号“西山老圃”,曾写《西山老圃记》赠我:“或问:何谓‘西山老圃’?答曰:西山者,某之所居也;老圃者,某之所为也。所为者何?种菜养树者也!我本农家子,少壮离乡拼搏,老迈返璞归真。”

    老首长曾领将军衔,在职时,文韬武略,多有建树。退休后,“朝观红日出海,暮望夕阳下山。不闻街市喧闹,但乐小庭清闲。处江湖之远,耕半亩净土。守方寸之纯洁,养浩然之正气。”所作所为,令人感佩。

    朋友圈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宛如一小百科全书。时政讯息、市井轶闻也常常令人目不暇接。故每日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看“今日头条”,刷朋友圈。久而久之,已成日课。

    在我看来,心灵鸡汤似的文字读来令人乏味,反不如那些市俗甚至重口味的段子,读来有兴味。我注意到一些专家反复提醒阅读要防止碎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注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知识和信息恰恰是由碎片整合起来的,如果没有浪花朵朵,何来大海汪洋?当然,短平快式的阅读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需与系统阅读、深度阅读互补。

    古人提倡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是有道理的。一般来说,朋友圈的信息我都要浏览,但更喜读有思想和文化深度的文字,对原创尤为青睐。微信为“云”的朋友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虽已耄耋之年,仍思维敏捷,读她发文,宛如走进了大学课堂。“一介书生”、“东有启明”是我的老战友,同事时善思考,敢直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退休后,在朋友圈里的发声仍不同凡响,只是表达的方式更圆融了些。

    正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老理儿,在朋友圈里还套有若干小群,如战友群、同事群。也有由于“气味相投”结伙成群的,如诗歌诵读群、摄影群等等,不一而足。有些我完全外行,如摄影,被朋友拉进去后,倒是开了眼界。一日在群里见群友向阳在丹顶鹤之乡齐齐哈尔市扎龙拍的一组鹤片,不觉被震撼了,遂配诗一首:“白的如雪/黑的似炭/世间如此对立的两种状态/竟如此和谐/头顶那抹亮色/如一盏红灯/意味深长/对远方的渴望/对故土的眷恋/是你扶摇的翼展/谁也无法料到/执着与高傲/让你飞多高/让你走多远/每一个寒暑都有故事/每一片羽毛都写着传奇。”

    我朋友圈里的朋友有居庙堂者,更多的是处林下者,在我眼中,从无高低贵贱之分,皆是君子之交。不可否认,朋友圈里表达的观点并不尽一致,甚至常常对立,有些话听起来也时常令人不安。此时,我尽量提醒自己,可以不同意人家的观点,但要尊重人家说话的权力。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包容不同的声音;一个健康的朋友圈更当如此。当然,圈里的朋友都是有底线的。

    在我的朋友圈还有几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和作家朋友,他们的原创哪怕是三言五语,也闪烁着思想的火花,读他们是精神会餐。我的朋友圈也是文学同好们交流的阵地。我也时常在圈里发作品,有四位亦师亦友的兄长经常点评。他们的诗文佳作亦是我的范文。从这个意义上论,朋友圈又是交流的课堂。

    圈里还有两位经营书店的朋友。与“北京鲁博书屋”店主结交于购书之时。北京阜成门内的鲁迅博物馆院内有一书屋,其貌不扬,书的品位却很高,而且常售签名书、钤印书,还有旧版书、毛边书。记得鲁迅先生当年就自称“毛边一党”,还亲自为毛边书定义:三面(天顶、地脚、翻口)任其自然,不施切削的书籍。说心里话,毛边书读起来并不方便,但大先生为何情有独钟,应自有其道理。“先知书店店主”则是在网上购书相识的。开始吸引我的并不是书,而是店主集纳的推荐语。他发的每篇推荐语几乎都值得收藏,如“能读经典,看的是知识。会读经典,积累的是智识。知识唾手可得。分析知识的能力,基础是独立思考和判断。”

    几位做餐饮的朋友,经常在圈里晒美食。防疫禁足期间,宅家的朋友纷纷加入进来,让我想起那孟夫子的名句:“食、色性也。”

    有人说,在朋友圈里可以“六亲不认”,“没大没小”,也可以装聋作哑。其实,虚拟空间并不是冰冷的,朋友圈能让你随时触摸到朋友的体温。在这里,一句问候,一个表情,一个点赞,乃至善意的提醒,都会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友情、亲情。

    有一哥们儿告诉我,给朋友点赞,是他乐此不疲的日课,似圣上批阅奏章,有君临天下的快感。据社会学家研究,朋友圈于这个浮躁的社会有镇静之功效。于我来说,刷朋友圈,宛如品茗,淡淡的香在绵长的回味中。

    当然,随着年纪一天天大了,老眼昏花,也曾产生过把“朋友圈”戒了的想法,但实在是撇不开,放不下。

    如今,朋友圈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强大,又演绎出新的,有滋有味的故事,留待下文再叙。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