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两会热点 龙江担当丨争当“大国工匠”

    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货车组装生产现场。本报资料片

    一道焊缝就如同一个签名,你所焊的焊缝不允许有一点纰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用户的检验。——王海

    马恒昌小组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牢记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马兵

    作为一名煤矿技术人员,加强传帮带、师带徒工作,自我提升的同时,不能忘记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成长。

    ——许晓林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强大和兴起,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产业工人、大国工匠的劳动创造。

    ——谢延翠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加快建设一支新型劳动者大军迫在眉睫。

    ——周晓龙

    全国两会前夕,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航空工业哈飞数控铣工秦世俊当选。至此,黑龙江省已有刘伯鸣、刘丽、秦世俊三名工匠入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省份。

    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需要更多“高精尖缺”的新型技能人才。随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已经成为产业界的新目标。在全国两会上,培养“大国工匠”为质量强国作贡献成为我省代表热议的话题。

    产品质量要经得住检验

    步入新时代,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成长,把培养造就技能人才摆上重要位置。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劳动竞赛品牌打造、劳模工匠培养选树、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等系列举措,锻造适配龙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一批批守匠心、精匠艺的工匠人才茁壮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王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来自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货车分厂,已经从业37年,是铁路货车焊接领域的“大拿”。王海常说:“一道焊缝就如同一个签名,你所焊的焊缝不允许有一点纰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用户的检验。”

    全国人大代表马兵来自大名鼎鼎的马恒昌小组。他说,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更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马恒昌小组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牢记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新一轮马恒昌小组数字化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强小组组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能力。

    传帮带 争当实践创新先锋

    全国人大代表许晓林来自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学习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后,他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煤炭行业的技术人员、共产党员,该如何为质量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许晓林表示,龙江振兴需要全省各行各业都加入其中。作为一名煤矿技术人员,加强传帮带、师带徒工作,自我提升的同时,不能忘记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成长。大力宣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点带面,处处开花,为煤矿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奉献精神。

    坚决扛起产业安全的责任。来自哈尔滨红光重工有限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晓龙认为,新时代的工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蛮力和体力都难以在时代发展中站稳脚。“作为一名技能型产业工人,我要带领大家弘扬工匠精神,精细化生产,把产品做精做细,打造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争当实践创新先锋,争当新时代‘大国工匠’,坚决扛起产业安全政治责任,为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贡献力量。”周晓龙说。

    顶层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谢延翠来自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她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强大和兴起,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产业工人、大国工匠的劳动创造。社会各界要更多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大国工匠”队伍培养保障,共同助力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为了造出更多高质量产品,让中国铁路货车品牌叫响世界,王海勤奋钻研焊接技术,把自己几十年总结积累的气体保护焊操作法汇编成册来培养更多的焊接能手。王海说:“一辆货车长长短短有800多条焊缝,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要想生产出精品车,需要操作工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王海的想法得到了周晓龙代表的赞同。他说,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加快建设一支新型劳动者大军迫在眉睫。争做“大国工匠”,需要清楚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同时,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为人才的发展“铺路架桥”。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瓶颈,为国家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记者桑蕾 孙昊 孙铭阳 韩丽平 刘艳)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