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新春走基层丨坚守“医”线 为健康护航

    开栏的话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各行各业的人们正用奋斗开启新征程,齐心协力共赴美好生活。今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深入我省各地市,走进城市乡村,走进群众生活,反映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广大人民群众迎接春节的工作与生活景象。

    □本报记者 刘莉 刘艳

    “别急,慢慢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句句抚慰人心;“身体稍微好点了就赶紧顶上”,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因坚守担当而光芒万丈……1月5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走近这群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满眼全是他们忙碌奔波的身影。他们或是在诊室里不停地接诊患者、或是在病房里频繁为患者打针换药。面对高强度工作,他们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全力坚守、不舍昼夜“战斗”的模样令人动容。

    5日清晨,记者来到该院呼吸内科病房,此时此刻,医生们正奔忙于各个病房查房,写病历、下医嘱、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此同时,护士们忙着为患者打针、换药。

    秦昊为患者扎针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叠加新冠病毒感染,呼吸内科病房已经满负荷运转。“现在病房患者几乎是以前的两到三倍,我们全员‘连轴转’,科里的很多医生护士都病倒了,身体稍微好点了就赶紧顶上,这对大家是非常大的考验。”护士长秦昊一直在忙,为患者扎完针后,她语速飞快地对记者说。

    宗立彦接诊患者

    “深呼吸,让我听一下”,诊室里,呼吸内科主任宗立彦虽然嗓子已经沙哑,但仍然在不停地接诊患者,“忙得停不下来。”她说。

    遇红监护重症患者

    在该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病床上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呼吸机的嘶嘶声、监护仪器的滴答声,加上医护人员穿梭其中的脚步声,一幕幕无不宣告着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战斗”……“病房原有13张床位,现在收治了14位重症新冠患者,呼吸机和床都是从其他科室借来的。患者是平时的3到5倍,病房随时面临加床的情况。科室人员紧缺,现在是超负荷运转。”重症医学科主任遇红说,虽然病房感染风险高、工作任务重,但是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们没有一个人抱怨,每天全力奔波在工作岗位,与病毒赛跑。

    “我现在特别希望能回家看一眼老人,能陪孩子吃一顿热饭。我们努力的动力和目标,就是希望所有人有一天能够摘下口罩,自由自在呼吸。”这是遇红的愿望。

    张瑞向患者家属说明入院事项

    随后,记者来到该院急诊科,这里承担着医院最前线的诊疗任务。室外,一辆辆急救车接踵而来,医护人员闻声而动,马不停蹄接诊送来的患者;室内,医护人员在人群中往来穿梭,紧急抢救患者,紧盯监护仪上的数字,为患者做心电图、测血氧……见到急诊科副主任张瑞时,他正在和患者家属交代入院注意事项。交代完,张瑞告诉记者,平时急诊科每天大概接诊100多名患者,现在一天要接诊300多名患者,医护人员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已经是常态,大家都在主动加班、主动替班、随叫随到。“来到急诊科的患者都非常焦急,有时情绪也比较激动,但看到我们医护人员都在竭尽全力,患者也会理解我们,对我们说一句‘辛苦了’。春节快到了,希望这些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新春佳节。”张瑞说。

    谈到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白衣天使们仍然会选择在岗位上坚守,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忙到记不住患者的脸、忙到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是他们工作繁忙时一致的感受。他们凭借坚强和毅力,用行动温暖着这座城。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