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完善助残服务体系 增加助残服务供给
    哈尔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王彦

    2022年,哈尔滨市残联紧紧围绕省、市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奋斗目标,坚持兜底与扶持并举、保障与发展并重,不断完善助残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供给,打造特色助残服务品牌。

    哈尔滨市残联精准实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残疾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全额资助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做到应补尽补。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精准康复质量和管理水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率分别达到96.56%、98.49%,大幅超额完成国家和我省设定的目标。实施“十四五”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预计年内2525户残疾人家庭将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创新推出“共享轮椅”惠民项目,实现有需求的主城区社区全覆盖,获得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充分肯定。

    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率达到100%。

    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实施“培训—就业—增收链条式”就业增收行动,出台《哈尔滨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实施办法》,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和自主创业残疾人进行奖励,政策力度在东北三省处于领先地位。持续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今年新增就业3003人,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达123.85%。

    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打造残健融合文化服务站。大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体赛事,哈尔滨籍运动员、教练员12人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王海涛在轮椅冰壶项目中获得冠军。实现残疾人运动员与健全人运动员同奖。

    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树立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建强一流队伍。全面完成区、县(市)残联换届工作,全市2897个村(社区)残协建设实现全覆盖,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残联组织网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针对疫情及时推出残协访视制度,为服务残疾人群众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哈尔滨市残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哈尔滨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哈尔滨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级专项试点工作。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