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要勇于从‘象牙塔’走到田野中,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做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烽火实践队到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镇开展“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烽火实践队从寻迹历史、党史学习、产业调研等多方面了解了齐齐哈尔市的红色历史文化和白山镇当地的乡村振兴实际情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优势,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学习。
哈工程烽火实践队
寻迹城市红色血脉 争做时代优秀青年
烽火实践队辅导员谭泽宇介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带领学生前往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重点学习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深刻体悟伟大东北抗联精神;通过参观“喜迎二十大”专题书画展览,近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悟一百年来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艰辛。
学习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
在党旗下,两位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铭记作为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言,深切感染团队其他入党积极分子。学生李东逸表示,这是一节与众不同的思政课,通过了解党的历史后,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明确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意义所在。这次实践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在实践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青春智慧。
“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实地调研
培养先进学习理念 弘扬知行合一学风
据辅导员谭泽宇介绍,龙江县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为了深入学习龙江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相关工作经验,烽火实践队来到了龙江县白山镇东白土村村委会,围绕“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到白山镇政府自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以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创了“三网融合”和“道德银行”两种独特的基层治理新机制。
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三网融合”的运行机制
在村党支部书记的讲解下,烽火实践队学习了当地基层治理“三网融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网格服务站,村民选举网格长和网格员,使“党建、服务、治理”三方面融入全村的一张网格,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完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同时与村委会建立的矛盾纠纷解决中心相结合,实现了“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村屯,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治理效果。
村党支部书记为志愿者介绍“道德银行”
村党支部书记李强说:“村落治理与社区治理有很多不同之处,要想治理好村子就要有一些独特的办法。”东白土村“道德银行”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树践行优良家风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起完备的积分细则,村民们可通过积分换取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并根据积分选出“最美白山人”在全乡范围内进行表彰。
采收中草药
志愿者服务队李金宇就被当地村委会评选为“最美白山人”,她身上这种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触动了烽火实践队的成员。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烽火实践队成员真正地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琐事多、调解难”的特点,也明白了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艰难。
宣传法治意识
走进乡村深入调研 凝心聚力助力振兴
据了解,白山镇以“特色农业小镇”为发展方向,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和庭院空间,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强劲的林下和庭院经济的发展之路。近年来,白山镇通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模种植蒲公英、五味子、赤芍、万寿菊等品种的中草药,并力争用五年时间将白山镇打造成为龙江县近郊“药篓子”。
品尝五味子
烽火实践队队员李东逸说:“来到中草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六村、七村和八村地区,实地探索当地的庭院经济发展情况,走进农家小院,倾听村民的讲述,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与农业用具,切实感受到了乡村真是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令李东逸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中草药产业的增收情况,村民的收益从一亩300元的玉米变成了一亩6000元至7000元的五味子。
在中草药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在树木的幼苗时期合理利用周边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并向实践团队讲解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各种优点。在参观过程中,烽火实践队成员们感受到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土地知识的魅力。
本次烽火实践队深入乡村,将理论知识带到基层,开展普法宣传。他们以手抄报和宣传稿的形式向村民们宣传法治意识,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增强广大村民法律意识,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他们希望自己的行动可以使更多村民了解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烽火实践队也和当地村民交流宣传感受,并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给村民带来的真实变化。
见习记者 周姿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