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改革发展
    哈尔滨新区乘势扬帆向未来|深耕“试验田” 梯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中科盈江传感器生产线。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强摄

    行政审批“双屏”模式方便企业。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婧 李爱民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婧 李爱民

    近一段时间以来,即便疫情防控静态管理期间,哈尔滨新区企业和群众的政务服务需求仍得到充分保障。“无感续证”“承诺即换证”“远程视频验场”等改革创新举措,成为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办”“零跑腿”“办事不求人”等高效优质政务服务环境的重要支撑。

    哈尔滨新区获批设立以来,一路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精彩蝶变。

    2019年,随着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设立,哈尔滨新区成为东北三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高新区、经开区、行政区于一体的“五区叠加”的改革创新“试验田”。

    站在新起点上,哈尔滨新区结合国家战略、省市定位,以及“五区叠加”体制机制优势,承载“引领龙江改革开放”“重构哈尔滨城市架构”“重塑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三大使命,对标浦东、复制深圳,全力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在全国首创“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在全省率先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承诺即开工”成为享誉全省的营商环境品牌……截至2021年末,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梯次推进各领域改革553项,3项综合改革全国首创,16项综合改革全省首创,22项改革入选国家级、省级试点,15项改革获评“全省优秀改革案例”,48项改革在不同层级推广,带土移植深圳特区经验45项。哈尔滨新区一路破冰深耕,改革“试验田”成为“示范田”。

    哈尔滨片区审批部门想到企业前面、做到企业前面的“无感续证”审批模式,把为企服务推向新高度。在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认互用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智能处置和免费邮寄。延续过程企业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完成许可延续。

    看似简单的“无感”,却是审批部门在五年多的改革创新基础上不断自我超越的成果。

    眼下,哈尔滨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两个一”改革创新成效明显。

    “这‘两个一’不是简单的部门和事权的整合,而是政府管理格局的重构,是新区打造服务型政府、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哈尔滨新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那威告诉记者,“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完成后,新区已经形成审批、监管、执法相分离的政府管理新格局。

    如今在新区,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办事只需走进政务服务大厅“一扇门”,办理的各类许可证、照只需加盖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枚章”。群众最直接的感受是在新区办事少跑腿、特便利、无负担。而这就是“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施后带来的直接效果。

    继“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后,2020年6月8日,哈尔滨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挂牌成立,在全省率先组建全区域、全领域、全职能管控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打破了各执法队伍“条条”管理体制,解决了因部门职能交叉导致的重复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同时在省内率先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套餐式服务、“一业一证”改革、远程不见面勘验等创新举措,构建起跨境异地协同办理、政银企合作办理、政务服务分级办理等政务服务体系,有利地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和办事就近化的开展,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事项已精简至417项,其中333项相比先进地区已达最优。

    累计精简审批要件156项(占原要件比重13.45%)——

    总体压缩审批时间71.91%

    2021年,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新设立企业7689户,同比增长23%,其中外资企业29户,同比增长12%。

         对外开放重点园区

    1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

    位于哈尔滨新区环西片区,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启动区1.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及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及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

    2

    格林伍德离岸孵化基地

    位于莫斯科州红城区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重点打造中俄经贸合作展示窗口、中俄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中俄文化交流平台,承接对俄经贸合作、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服务等方面企业入驻。

    3

    中俄产业园

    位于哈尔滨新区中部,总规划面积185万平方米,重点发展金融、跨境商贸、文化旅游等对俄合作产业。

    4

    国际贸易促进中心

    总规划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A区位于松浦大道228号,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B区位于创新一路2345号,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重点吸引对俄合作的国际贸易、金融、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中介咨询服务等领域企业入驻。

    5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位于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6

    绿色食品园区

    位于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吸引粮食加工、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糖果、酒类、水产品、糕点食品等领域企业入驻。

    7

    哈高新区江南园区

    位于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总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和饮料加工、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

    8

    保税物流中心(B型)产业园区

    位于哈大高速与北站街交汇处,总规划面积14.8万平方米,重点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开展9610跨境电商公共服务。

    9

    碧海产业园

    位于哈尔滨新区环西片区,总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重点发展海洋工程、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10

    金融商务中心

    总规划面积55万平方米,重点培育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和要素交易平台,吸引俄籍金融机构、代办处等入驻,汇聚金融高层次人才。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