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哈尔滨云追思、代祭扫等成新风尚
    别样清明一样情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智博

    为防止人员聚集,有效遏制疫情扩散,今年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发布通告,市属7家殡葬服务单位暂停向市民开放进园区祭扫服务。但疫情关不住思念,距离隔不断亲情。在兼顾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需求基础上,哈尔滨市殡葬部门同步推出了代祭、共祭、云祭扫等多种祭扫服务方式。

    预定一份服务、留下一段寄语、献上一束“鲜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非现场的祭扫成为疫情之下越来越多人寄托哀思的方式。

    云上寄托思念

    “爸,原谅儿子今年清明节没能去祭奠您,但我对您的思念始终没变”“亲爱的姥姥,愿您一切安好,再无病痛”……点击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下的云祭扫栏目,舒缓的音乐随即播放,一条条对故去亲人的留言在屏幕上滚动,字里行间满是深沉的哀思。

    今年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市殡葬服务部门继续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云祭扫、祈福馆等网上祭扫服务。其中,在云祭扫栏目中,不仅可以留言,还可以为逝者送上“鲜花”。祈福馆栏目下设立了社会公祭、个人建馆两个子栏目。社会公祭中市民可以通过祭忠灵、祭医者、祭师恩、祭军魂、祭英烈等选项献礼、寄语;个人建馆则可通过选择逝者“长眠”的殡仪场所,为其建立一所网上祭祀馆,不仅可以自己献礼、追思,还能与亲朋分享,在祭祀馆中共寄哀思。

    有多少人选择网络祭扫服务呢?记者从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3月开通以来,截至目前,“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网络祭扫访问量达58200余次。“网上祭扫服务我们已经连续推出三年,随着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选择。”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预约代祭服务

    “您好,我想为亲人预定一份代祭服务”“想问一下目前代祭服务预约到几号?”……1日,在哈尔滨市皇山公墓管理中心,4个接受代祭服务预约的微信号响个不停。自3月21日启动预约以来,该中心每日接到的代祭服务订单量都在百份以上。

    “2020年,根据当时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推出了代祭服务,弥补了逝者家属无法到现场祭扫的遗憾。”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王立军告诉记者,三年来,哈市殡葬部门不断对代祭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例如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祭品标准等,同时还通过创新,来满足逝者家属个性化的选择。记者在对哈尔滨市属开启代祭服务的皇山公墓、金山公墓、平房墓区、松北墓区4家公墓进行走访时发现,代祭服务的过程、祭品、收费等统一且规范。

    今年哈尔滨市殡葬部门推出的代祭套餐包括8种价格16个品类。“今年我们还首次推出了留言套餐,尝试将鲜花与留言板、祭思卡搭配结合,为家属增加倾诉方式。”王立军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年的推广,代祭扫方式也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认可。今年以来,截至4月1日10时,哈尔滨市属4家公墓已接受预约订单2000余份。

    共祭表达哀思

    恭读祭文、行祭拜礼、敬献鲜花……连日来,在哈尔滨市属多家殡葬服务机构,共祭活动相继举行。

    “今年受疫情影响,市民不能到现场来祭扫,我们组织的这场共祭仪式,就是代替家属向长眠于此的逝者表达追思。”松北殡仪服务科主任杨巍说。“感谢工作人员的服务”“感谢你们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圆了我们的心愿”……共祭仪式后,许多家属纷纷留言。

    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哈尔滨市属各殡仪服务单位对场馆的卫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扫,对每个骨灰寄存架位、墓位进行了擦拭、清洗,并向每一个墓位都敬献了黄丝带。

    同时,哈尔滨市文明办、哈尔滨市民政局、哈尔滨市城管局联合发出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市民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祭祀。哈尔滨市各个区也通过线上诗会、网络献花等方式倡导文明祭祀。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