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刘娣代表
    加快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我省是国家大粮仓,粮食产量在全国十二连冠,也是国家生猪主产区之一,但生猪生产排名却不是很高。作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的科学家,省人大代表刘娣认为,我省生猪产业在保障猪肉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国家稳产保供任务,但是按照我省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畜牧业产值不到农业产值40%的占比,仍然较低,生猪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刘娣代表认为,我省发展生猪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种植业发展的饲料优势和种养循环优势,但同时,也有一些制约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生猪良种繁育能力弱、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能力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还没有到位、打造市场能力弱,知名品牌数量少。

    为此,刘娣代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加快我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协同互作,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良种覆盖率和良法配套,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自给”体制,促进龙江生猪良种化繁育;二是利用资源,发展龙江优质民猪产业。打造“一白一黑”餐桌主食主菜,即龙江的“大米饭红烧肉”;三是规模养殖,强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基地”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稳产保供能力;四是科技创新,强化养殖、饲料、屠宰加工、仓储物流体系建设;五是分区管理,强化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区域防控统筹协调监督、服务机制,加强养殖综合防疫管理,落实强制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控措施;六是种养结合,强化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鼓励粪污就近利用、就地还田,构建轻简化、低成本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鼓励构建全产业链自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七是追溯跟踪,强化品牌创建体系建设,打造龙江高优品牌。宋淼摄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