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他用生命留下厚礼让四人重生
    器官捐献让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徐旭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霍营

    19岁,正值青春年华,人生的画卷才刚刚展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在校学生小天(化名)的生命永远被定格。万分悲痛之际,小天的父母以公民身后器官捐献这一义举,让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大爱无声,小天用生命留下的厚礼让四人重生。

    一场生命的接力

    19岁的小天是一名在校学生,不久前,因突发脑血管意外,病情危重,虽经哈医大一院专家团队全力救治后,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经专家组两轮评估,被判定为脑死亡。家属获知病情后悲痛万分,但仍做出大爱义举,“我们决定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去,让小天的爱和生命得以延续。”

    8月23日8时,在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调员见证下,小天的器官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器官获取组医生们怀揣着对捐献者的崇敬,一点一点游离,一分一毫修剪,每一刀、每一剪都操作得极其精细。

    在哈医大一院心脏移植团队、肝脏移植团队、肾脏移植团队以及十多个职能科室联合配合下,医护人员连续奋战近12个小时,顺利完成了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手术1例,肝脏移植手术1例和肾脏移植手术2例,这场生命的接力让一位心衰竭,一位肝衰竭和两位肾衰竭患者获得了重生。

    他的“心”声: 要带上“弟弟” 出去闯一闯

    “我比他大将近十岁,按年龄算,他应该是我弟弟,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匆匆离去。等病好后,我要带上‘他’出去闯一闯,一起干点有意义的事!”心脏移植术后的小陈(化名)感受着胸腔中那颗有力跳动的心脏,目光坚定地说。

    2018年,28岁的小陈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三年来他跑遍了国内的各大医院均被告知,“只有心脏移植,才能延续生命”。

    “小陈虽然年轻,但是病史长,肺动脉压力高,心脏移植是这个年轻人生存下来唯一的机会。”哈医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谢宝栋教授说。

    “为了少年和他的家人,我们要好好地活下去”

    51岁的何先生和55岁的吴先生患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多年,是小天捐献的两个肾脏,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机。

    “我真没想到对方会是一个19岁的孩子。我也是个母亲,难以想象他的父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萧女士45岁,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年多,已出现肝衰竭症状,只剩肝脏移植一条生路。8月21日,一通电话让绝望的萧女士全家重燃生的希望,其被告知哈医大一院一位捐献者的肝脏与她配型成功,并经由国家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分配给她。放下电话,萧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山西连夜飞往哈尔滨,赶往哈医大一院。

    8月23日11时,受体肝脏移植手术正式开始。肝脏外科主任陆朝阳教授团队与各职能部门争分夺秒、精细操作,经过5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得知几天后就会康复出院,萧女士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说:“为了少年和他的家人,今后我要好好地活下去。”

    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

    “身为医者,我们和受捐者一样,永远感谢无私的捐献者,他们在生命走向尽头时的大爱之举,让生命得以接力。”肝脏外科主任陆朝阳教授说,器官移植作为现代医学技术的最高峰,是守护患者健康的最后一道关卡。

    目前,哈医大一院已拥有肝脏、肾脏、心脏移植资质,完成肝脏移植43例,肾脏移植6例,心脏移植1例,器官获取64例,为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生。

    “由于器官短缺,有许多危重患者没能等到器官捐献,就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自己和家人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表示,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哈医大一院将举全院之力,推动黑龙江省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他呼吁全社会加大对器官捐献事业的关注和宣传,只有全社会都来支持和促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才能让更多人得到生命的礼物,让爱得到延续。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