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龙江新闻
    泰来县江桥镇 “幸福车间”建到农户家门口

    □孙志伟 李铁瑞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昊

    常水背靠着墙、坐在特制的“凳子”上,残疾的左腿下架着小折凳,取条、上条……双手熟练地编着柳条,一会儿功夫,这个柳编制品就要拧沿儿收口了。

    今年59岁的常水,是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幸福车间里的一名柳编工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穿着工作服,天天按点上下班。他一天至少能编5套这种出口德国的产品,身旁堆满了他的作品。

    为了方便老常工作,镇党委副书记刘亚东给他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泰来县江桥镇幸福车间负责人李艳文介绍说,现在,老常已经是车间里的版样师傅,编的质量最好,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元左右。

    和老常一样,被小柳编改变生活的还有霍鸿飞。

    霍鸿飞,柳编车间主任。家住江桥镇先进村的她,曾常年在吉林打工。柳编自由度高,工作时间都由自己掌握,这一点让霍鸿飞很是满意。她算了算,最多一个月挣了2800元。家里农活儿忙时,还能回去帮忙。

    “务农、顾家、挣钱”“托起稳稳的幸福”,霍鸿飞背后墙上的红字,仿佛道出了幸福车间里所有人向往的生活。

    幸福车间,原来并不叫这个名,而是叫扶贫车间。

    在脱贫攻坚战中,江桥镇党委以“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户家门口”的方式,大力发展扶贫车间,以产业发展倒逼技术下乡改变贫困村的生产生活。

    之所以选中柳编作为产业之一,李艳文说,是因为江桥镇以前就有柳编厂,很多年岁大的老人都会编点东西。另外,江桥镇周边还有天然的、丰厚的柳条资源。

    沐全园艺制品有限公司就是看好江桥镇的柳条资源来这里投资的。总经理焦提勇是山东人,在吉林白城做了多年的柳编生意,企业落户先进村后,形势一天比一天好。“去年,国内订单50多万元。今年,产品将出口英德澳美等16个国家,订单预计35万美金。”

    柳编企业的带动,不仅让技术、资源转化为产品,还让当地弱、半劳动能力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目前,江桥镇的幸福车间里,弱、半劳动能力人员占60%以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3月,泰来县的扶贫车间统一“升级”为幸福车间。目前江桥镇有6个幸福车间,吸纳了192名群众稳岗就业,年龄最大的74岁,其中脱贫户45人,年人均增收都在5000元以上。

    据了解,全县现有36个幸福车间,分布在30个村,安置13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发展柳编、汽车座垫编织,还新增了冰棍杆等项目。幸福车间在巩固原有稳就业、保民生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各项政策的宣传阵地、矛盾调解的基地、爱心互助的驿站、拓展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