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博览会后如何锻长板补短板”系列报道②
    “黑农531”表现抢眼 转化在即增产可期

    □本报记者 周静 梁金池

    在近日结束的2023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上,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发布了《大豆质量报告》。“在全国高油大豆前10名品种中,我们‘黑农531’以粗脂肪(干基)含量23.96%排名第一。这给我们下一步进行大面积推广增强了信心,也为我们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王家军兴奋地说,“此次博览会我们收获很大,目前已经初步达成了转化意向。”

    王家军介绍,博览会召开之前,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生产上具有推广潜力的大豆品种,最后共396份样品符合参选要求。“黑农531”是大豆研究所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出的超高产大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正在参加东北松嫩平原耐盐碱组试验。“‘黑农531’不但高油,而且高产、秆强抗倒、抗生产上主要病害、耐盐碱,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现代育种目标。通过这两年的大面积示范推广,证明种植该品种可以实现中低产田增产、大面积种植提单产和好地块创高产。”

    据了解,今年秋天的测产中,“黑农531”的表现非常抢眼:在因大豆胞囊线虫病(火龙秧子)而不敢种大豆的富锦市兴隆岗镇和头林镇,种了“黑农531”不但没有发生病害还获得了高产;在全国大豆制种基地农垦北大荒集团八五五农场,实现农场千亩以上连片大豆高产目标;在通河县通河镇火炬村太平屯,创下了通河县有史以来大豆最高单产纪录;在农垦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典型的盐碱地上,“黑农531”各地块机器实收均超过300斤;在兰西县远大镇胜利村中轻度盐碱耕地上,实收亩产量突破了400斤……

    “‘黑农531’成果顺利转化推广后,对提高我省大豆单产和总产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家军充满信心。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