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牢记嘱托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工大智研:锤炼硬核科技 打造智能生态

    □本报记者 彭溢

    近来,我省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众多成果,其中,由省政府与哈工大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智研),在具有龙江特色的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签约战略合作伙伴已超30家;“人工智能超算公共服务平台”已开始为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研任务提供算力支持、深度学习、引擎训练等应用服务……这两个平台均由工大智研牵头建设和搭建。工大智研作为省政府与哈工大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两年多来,不但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企业,还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近日,工大智研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

    走进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工大智研办公平台,设施农业管控平台动态监控着现代农业示范区田间的实时环境数据,设施农业管控平台正是“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内容。“平台的获批不但开创了东北地区的先例,也填补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空白。”工大智研总经理、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介绍:“平台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先进技术与大规模农业生产相结合,搭建了一体化多模态农场检测通信与网络、农机自动驾驶与装备自主作业等系统,并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和‘耕种管收’作业环节,对全年采集的农业生产全流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优化重构智能模型设计,清晰展现农作物育种、种植、生长全过程,实现农业生产全周期智能化管理,推进智慧农场项目落地生根。”

    平台面向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了数字生长、自主作业、智能管理等主要卡点问题。工大智研依托“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为我省获批“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厚的技术底蕴是工大智研最大的底气,锤炼硬核科技是工大智研最执着的坚持。刘劼介绍,公司依托哈工大人工智能团队优势,对标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并承担了群体智能等一批国家科研计划项目。

    工大智研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智慧农业、智能农机、智慧供热、智慧能源、工业软件、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打造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发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积极转化和孵化创新型企业,两年来,工大智研已成功孵化企业40家,行业覆盖我省主要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作为专家型管理者,刘劼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了由高端人才、核心研发队伍、专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人才体系。公司以科普宣传、综合培训、产业应用实训为主,联合省内本科、高职、中职院校、技工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等教学课程,去年已有5000余人参加学习,为龙江培养了大批人工智能后备力量。

    刘劼表示,下一步,工大智研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创新发展大会精神,积极探索我省人工智能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实践,加强试点示范,打造“人才、算力、空间、科技”四态合一的智能产业生态。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