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经济农业
    振兴路上 | 治理侵蚀沟 让黑土地更肥沃

    铲车向侵蚀沟运送秸秆。

    我省侵蚀沟治理现场。资料片

    □本报记者 吴玉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其中,侵蚀沟治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举措。

    18日,记者走进村屯,看他们如何治理侵蚀沟,让黑土地更肥沃。

    种树砌石一横一竖治理侵蚀沟

    随着冰雪消融,被白雪覆盖的耕地显露出久违的黑色。记者跟随村主任丁波来到哈尔滨市宾县共和村侵蚀沟治理现场。

    “侵蚀沟‘威力’很大。”丁波说,“过去一到下雨天,黑土就顺着侵蚀沟被雨水冲走了,沟边的耕地越变越少,给大机械种地增加了难度。”而如今,一排排石笼谷坊和一列列树木犹如缝合伤口的针线,共和村侵蚀沟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记者注意到,在侵蚀沟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石头堆砌的石笼谷坊,沟两边还有栽种的榆树。丁波解释说,这是县水务局在村里开展的侵蚀沟治理工程,这些措施有效阻止了侵蚀沟继续向两旁的耕地扩张。

    宾县水务局局长王长岩介绍,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联合防护的方式,对侵蚀沟进行整体治理。其中,工程措施是在沟道中建造的石笼谷坊,在雨水冲刷时可以将沟道内的泥土拦截,防止黑土流失。植物措施是在侵蚀沟的两侧栽种适宜生长的树木,随着树木生长可以起到固定沟坡,防止沟壑侵蚀发展。

    2022年,宾县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1.6亿元,治理侵蚀沟976条,占哈尔滨市治理侵蚀沟总任务的44%。“目前,侵蚀沟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王长岩说。

    “十子登科法”探索新路径

    柳桩横向成排,柳条编织成篱。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战斗村,一排排柳桩栽入侵蚀沟,沿着侵蚀沟望去,用柳条制作的柳编谷坊铺在沟里,逐渐往远处延伸……战斗村党支部副书记赵金岭介绍:“我们村侵蚀沟治理采用的是柳编跌水模式,经过治理侵蚀沟不再发展了,非常有效果。”

    拜泉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战斗村侵蚀沟治理用到的柳编谷坊就像雨衣,下雨时可以有效地将雨水与土地隔离开来,防止黑土被冲刷带走。同时,柳条在侵蚀沟生长成灌木丛后,增强了沟道土体抗冲刷能力。

    拜泉县地形以浅山区、低丘陵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拜泉县因植被数量减少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形成一条条侵蚀沟,有的沟与沟甚至连成一片。

    多年来,拜泉县的水土流失治理经历了初期调整垄向、中期兴修“三田”、近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现在综合立体开发四个阶段,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路径——运用“山顶栽松戴帽子、梯田埂种苕条扎带子、退耕种草铺毯子、沟里养鱼修池子、坝内蓄水养鸭子、坝外开发种稻子、瓮地栽树结果子、平原林网织格子、主体开发办场子、综合经营抓票子”的“十子登科法”,从山顶到沟底配置了生物、工程、农业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形成丘陵漫岗黑土侵蚀区防治水土流失的立体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拜泉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5.96平方公里。

    分好“责任田”织牢“治理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黑土地侵蚀沟治理,从国家到省级层面出台了多项方案政策。2022年8月1日,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保护黑土地资源,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2022年,黑龙江省总河湖长第6号令签发,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推进黑土耕地侵蚀沟综合治理,2023年,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我省要加力推进侵蚀沟治理,继续落实省总河湖长6号令,力争今年完成侵蚀沟治理至少4100条。

    黑龙江省水利厅一级调研员马力表示,侵蚀沟治理各项方案政策的出台,为各地开展侵蚀沟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相关市县通过成立推进组、工作专班,明确各方职责,合力推进侵蚀沟治理。

    分好“责任田”、织牢“治理网”,全省侵蚀沟治理进展迅速。2022年我省通过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多渠道投入,全省共落实专项资金22亿元,治理侵蚀沟9000条。

    马力介绍,我省将认真总结侵蚀沟治理的新方法、新方式,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推动形成黑土地“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提升粮食产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如今,一个个新方法、新模式,一项项新机制、新技术,正在稳步助力我省黑土地的地力提升,一体化推进侵蚀沟治理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理念也正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