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冰城声音
    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通车

    10月26日上午,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桥面,施工人员撤除围挡围栏,在交通警察的指挥下,车流蜂拥而至,标志着黑龙江省“重点项目”之一,我国高寒地区城市新建最长快速路——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正式通车。

    哈尔滨市东三环快速路项目竣工通车,标志着一条贯穿哈尔滨城市东部的“动脉”被打通,意味着哈尔滨的三环路快速网络体系顺利实现“闭环”,进一步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提升了哈市路网贯通疏解能力。

    东三环快速路项目

    26日,记者来到东三环快速路看到,桥上交通顺畅,车行有序。“东三环快速路开通后,从香坊去呼兰,比以前节省15分钟以上车程。”家住香坊区市民黄先生开心地说。

    10月26日上午9点58分,东三环快速路正式通车

    据悉,东三环快速路工程总投资68.5亿元,全长12.2公里。工程设计等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高,由于地处寒冷地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8摄氏度,工程主体涉及防冻胀、防雪害、冬季施工等技术性难题。同时,项目位于哈尔滨市主城区内,地处交通繁华路段,周边小区、学校和大型企业密集,交通疏导困难。工程涉及水、电、热、气等管线工程多达15类,产权单位高达66家,管线迁移数量大、种类多、情况复杂。为下好“先手棋”,跑出道桥建设“加速度”,建设单位科学制定征收范围和方案,组织专人与各管线产权单位共同研究,启动管线迁移摸底调查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工程建设,节约迁移管线资金约2亿元。

    空中俯瞰东三环

    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中铁二十二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邀请国内道桥专家开展技术论证会,对“既有铁路桥梁顶升”“下穿铁路双框构桥顶进”“上跨铁路钢箱梁顶推”三项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进行技术攻关,先后申报3项专利发明、1项实用新型,完成技术小改小革3项,形成论文2篇、科技创新成果2项,填补了我国在高寒地区城市快速路涉铁工程专项施工领域的技术空白。

    据中铁二十二局东三环快速路工程项目负责人赵焕民介绍,为满足工程整体规划线形要求,本着节约建设资金,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原则,他们对既有桥梁采用顶升改造施工工艺,在保证结构体系及跨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既有桥体与新建桥梁精准对接,也完成了全国首例旋转调坡顶升、全国首例预应力盖梁顶升施工作业,创下高寒地区既有桥梁顶升高度之最,缩短工期3个月,节约资金1.2亿元。

    undefined

    东三环桥梁

    在上跨和下穿滨绥铁路线施工中,由于新建地道桥和上跨桥均下穿铁路和跨越铁路,上跨工程由4层立体交通组成,施工时间受铁路行车严重制约,施工难度极大,为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项目技术团队不断细化施工组织,调整作业时间,优化顶推与顶进作业方案,按原计划53个二级天窗缩短至37个,采取上跨桥和下穿地道桥同步作业的方式,将全长160米,重约3740吨钢箱梁上跨4条铁路营业线,距离133.5米,平稳可控地顶推到指定位置,提前16天完成顶推任务;历经266场铁路封锁,分别设置12处顶进点,由北向南单向交角83°用液压千斤顶将下穿地道框构以“微米式”循序渐进地顶进到设计位置,难度之大,安全风险系数之高,在全国城市建设下穿铁路既有线路施工中极为罕见。

    undefined

    通车

    据悉,新建东三环快速路工程是既有哈尔滨市三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中环路与放射线交通功能的转换和保护城市内部交通的功能。项目通车后撑起城市向东部发展的骨架,进一步发挥区域交通疏导功能,极大缓解松花江南部与北部过江交通枢纽压力,在东部地区形成各区县的快速路大通道。同时,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对俄出口加工厂、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哈尔滨内陆港和哈尔滨新区实现有效连接,形成哈尔滨市区域经济开放发展的大通道,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通讯员:丁旭 徐鸣禹;记者:郭俊峰 邢汉夫;摄影/视频:郭俊峰 邢汉夫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