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冰城声音
    大堤之上党旗红
    双城区增产村抗洪救灾纪实

    合力攻坚。

    □王立春 本报记者 韩丽平

    8月中旬,双城区多口店屯因洪灾疏散转移的村民返回村屯,望着村边堤坝上堆起的2000米“沙袋墙”,大家感慨万千。面对记者采访,村民吴利宾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若不是政府及时决策,若不是子弟兵拼命垒坝,我家早完了。”

    干部群众齐上阵守护家园

    8月初,连续3天的暴雨导致河流水位暴涨,上游水库超流量泄洪,把拉林河水位“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情势危急。双城区委区政府在全面部署后,将关注点锁在了一个叫多口店屯的地方。多口店屯隶属万隆乡增产村,地处黑吉两省交界,与松原、扶余两市(县)接壤。此地有拉林河堤防2000米,若大水漫堤,不仅全村沦陷,还将波及附近2乡所属4个村以及身后的几万亩良田。

    8月4日一大早,双城区副区长邹洪玉、万隆乡党委书记王希山就来到增产村,向增产村村支书张立伟细化任务分工。

    “你负责固守自救,我负责搬兵救援。”邹洪玉对张立伟说。“我和支部同志一定全力以赴,人在大堤在。”张立伟态度坚决。

    “人在大堤在”,这既是危难时刻一个村支书对上级组织的郑重表态,也是生死关头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赤子对家乡父老的庄严承诺。

    8月4日,全村的老弱病小全部转移,仅留下80人坚守筑堤,守护家园。

    此刻,大水已漫过庄稼地向子堤扑来,苞米地里只能看到顶穗。危急时刻,增产村支部成员分兵把守,临危不乱。村委会副主任孙勇库负责备土备料,别看他已经59岁了,却和年轻人一样,在选定的三个取土点上来回奔走,挥锹装袋。村委会委员高德威不仅自己开车上坝,还负责6台挖掘机和2台翻斗车的调度。村委委员徐贺伟负责拉土上堤和低洼地段的沙袋堆放。张立伟深知自己是现场80位村民的主心骨,哪里有险情他就“钉”在哪里。两天两夜坚守中,他嗓子喊哑了,腿走软了,却依然奋战在防洪一线。

    党员干部挺在前,村民奋勇争先。两天下来,备下土方2400立方米,加高加固堤坝险段300米,准备了充足的沙土和物品,党员干部和村民连续奋战3小时堵住水毁涵闸,为拦截漫灌洪水赢得了时间。

    灾后重建“加速跑”

    家园保卫战刚刚结束,增产村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田间排积水、畜牧业消毒、农作物防病等灾后工作。

    该村虽未遭遇大水漫灌,但连续3天的暴雨使农田大量积水。经过10多台抽水机昼夜排涝,如今上千亩农田已恢复正常状态。

    村里有30余户饲养专业户,日前转移出去的猪牛羊已经返回。为避免灾后出现瘟疫等病害,村里还联系有关部门展开消杀工作。

    军民携手筑牢堤防

    8月6日,水位迅速增高。危急关头,陆军某旅800余名官兵奉命支援。军民做了简单“交接”,官兵们便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

    “我们必须分秒必争,赶在洪峰到来前把堤坝筑起来。”该旅旅长盛洪涛下达命令。与此同时,张立伟也以民兵连长的口吻下达指令:“我们必须做好沙土供给,子弟兵不撤我们也坚决不撤。”

    后方,6台挖掘机、3台铲车、20台四轮车隆隆作响,80名村民再鼓干劲,为垒坝大军备足沙土;前方,数百军人肩扛沙袋,疾步穿梭,“砌筑”沙袋墙。军民携手奋战了一天一宿。

    水位上涨速度并未赶上堤坝增长的速度,5天下来,军民携手硬是将12万袋沙土垒在子堤上,筑起一座长2000米、高1.6米的“银色长城”,挡住了洪水的去路。

    多口店屯保住了,邻近的4个村屯保住了,身后的几万亩良田也保住了。

    (图片由双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