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关注
  • 国际国内
  • 龙江新闻
  • 民生关注
  • 经济农业
  • 文化旅游
  • 教育体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声音
  • 法治在线
  • 数字报刊
  • 한국어
  • Pусский
  • 黑龙江新闻网 >> 文化旅游
    鹤城名菜扒猪脸

    齐齐哈尔扒猪脸。

    □周脉明

    齐齐哈尔的一位朋友老张邀我去做客,正中我下怀。齐齐哈尔,别称鹤城、卜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齐齐哈尔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闻名中外的世界珍禽丹顶鹤之乡——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部。 齐齐哈尔扒猪脸和烤肉乃是当地的招牌菜,有人说到了齐齐哈尔不吃顿扒猪脸和烤肉就跟没来齐齐哈尔一样。

    当天来到齐齐哈尔,老张没有带着我去游齐齐哈尔繁华喧嚣的,也没有去欣赏名胜景区,而是把我带进了一家闹市区的“扒猪脸小酒馆儿”。

    我恍然大悟,我曾经给老张提过,到齐齐哈尔有一个主要的心愿就是品味特色美食——扒猪脸。老张这是在助我完成心愿。

    踏进酒馆儿,嗬!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呀!猪头肉。大厅约有70多平方米,已经人满为患。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在厅内客人们的餐桌上扫了一下,每张餐桌上都有一盘扒猪脸。香味是从各个餐桌上飘逸到空中的。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我和老张走进了一个小单间。原来是老张提前预定的房间,不然每逢此刻,这里座无虚席,是没有空位的。

    很快,服务员就把我的“心愿”——一盘扒猪脸和几道小配菜给端了上来。望着酱红色的猪脸,油光铮亮,宛如一幅西方浓艳的油画。旁边筋饼、葱丝、香菜丝、黄瓜丝、辣椒丝、甜面酱……似乎在油画的外围又配上了一圈中国山水画。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朋友介绍说,不知道从何时起,扒猪脸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道招牌菜,也成了当地餐桌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扒猪脸制作方法不难,主要是烹制时间长和配料齐全,它一般要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饼吃。扒猪脸既保持了猪肉的优质高蛋白又降低脂肪摄入,同时猪肉还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还能具有美容、健脑等功能。我们今天吃的就是三种“扒猪脸”的结合体,这是酒馆儿老板为了迎合不同顾客的口味而烹饪的美食。

    这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先拿起一张薄薄的筋饼,用筷子夹起一块扒猪脸放在筋饼上,然后把葱丝、香菜丝、黄瓜丝、辣椒丝、甜面酱一一放进筋饼中、卷上,往嘴里一送,咬、嚼……哇!真的很香哦。如果当年苏东坡尝到如此美味,也许会留下另外一道传统美食——东坡脸,看来,这扒猪脸已经不能单纯地用一个“香”字来形容了。它浓郁扑鼻,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甜中带咸,唇齿留香……

    我把想法与老张一说,老张笑着说:“这扒猪脸今后就叫‘东坡脸’……嘿嘿,这还真的符合苏东坡的脸型……哈哈哈……”

    我俩几乎同时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一盘子扒猪脸被我俩给消灭了,老张建议再来一盘,我默许了。

    “扒猪脸”,平时招待客人,逢年过节等等“扒猪脸”是餐桌上必备美食,特别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扒猪脸,即猪头肉,预示着吉祥如意。而今,我坐在齐齐哈尔的小酒馆儿内,与好友品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不愧是一种当代美食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本文图片为本报资料片

    扫码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2号,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 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黑网公安备 2301020201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