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
用户用上“放心气”。
新安装的燃气设备。
□文/摄 杨依明 本报记者 王志强
日前,在通河县隆泰花园小区,伴随着燃气报警器发出“嘀”的一声提示音,又一户“瓶改管”完成安装调试。看着崭新的燃气灶冒出蓝色火焰,房主卢桂芹告别了多年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俗称煤气罐),终于用上了安全便捷的管道天然气。
为了保障居民用气需求,2024年,由通河县政府投资,开始为24个高层小区居民接通管道天然气。截至目前,所涉及的6190户工程已全部完成,3800余户已经通气。今年年末,待改造的31个小区共7800户燃气设施工程也将全部完工。
“用上管道燃气安全便捷”
燃气灶安装调试完毕后,卢桂芹仔细地在服务承诺书上签下名字,既是对安装服务的确认,也是对政府民生答卷作出反馈。她把用了7年的煤气罐搬到门外,等待有关部门统一回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河县隆泰花园小区2015年建成,卢桂芹一家2018年搬进小区,这些年一直使用煤气罐做饭,差不多每个月就要换一次罐。因为实在麻烦又觉得不安全,后来,卢桂芹家还同时使用电炊具做饭,生活成本提高了不少。
“这回好了,智能抄表、手机缴费,生活便利又省心。”卢桂芹说,用上管道燃气,心里舒坦。
“卢桂芹家只是安装调试正式通气工作中的其中一户。”通河县住建局供热燃气服务中心主任赵立鹏告诉记者,目前,该项工作正在逐户推进。对于未完成安装调试和通气的居民,相关部门正持续通过社区通知、电话联系等方式推进工作,保障居民享受到便捷、安全的管道燃气服务。
“一户一案”合理科学施工
在通河县隆泰花园小区602室,王师傅正在细心地指导房主刘松颖怎样安全使用燃气,并一再嘱咐燃气报警器的安全操作规范。据赵立鹏介绍,通气安装服务只是“瓶改管”工程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服务都做在了前期。
把清洁、高效、价格低廉的天然气送到千家万户,发达的管网系统必不可少,通河县天然气管网施工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年初,通河县住建局协调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多家单位提前介入,启动入户调查和摸排工作;5月初,通河奥德燃气有限公司陆续进入各小区开始安装调试,针对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户一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科学施工,安检一栋,通气一栋,尽快让居民用上管道燃气。
“有的住宅无法联系到房主,有的家中无人,有的不符合安装规范要求……各种情况都需要上门沟通,最终达到住户满意才能安装。”王师傅说。
能源服务便捷又贴心
采访中记者看到,常有楼上楼下的居民闻声找来问:“啥时候轮到我家呀?”
告别笨重、不便、安全性低的煤气罐,告别不得不用电锅炒菜、做饭的生活,当地居民发自内心地高兴。新能源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发展竞争力,有效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的同时,促进了能源结构调整、城市环境改善、节能减排落实、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随着管道燃气的陆续开通,有力提升了通河县高层建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与安全性,既省去了频繁更换煤气罐的麻烦,又凭借专业的安检维护体系大幅降低了用气风险,推动通河县燃气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赵立鹏告诉记者,接下来,通河县住建局供热燃气服务中心将积极协调燃气企业,发动基层单位力量,针对多层住宅、非居民用户燃气改造意愿展开摸底排查,开展政策宣传工作,为下一步拓展“瓶改管”工作作准备,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便捷贴心的服务,都用上“放心气”。